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1|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九章 子张篇(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九章 子张篇
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节)
第十九章 子张篇(1)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Zi Zhang said, "The scholar, trained for public duty, seeing threatening danger, is prepared to sacrifice his life. When the opportunity of gain is presented to him, he thinks of righteousness. In sacrificing, his thoughts are reverential. In mourning, his thoughts are about the grief which he should feel. Such a man commands our approbation indeed."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②。”
                  
【今译】
子张说:“读书人看见国家危险时能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到是否合乎义理,祭祀时考虑到恭敬,守丧时感到哀伤,能做到这些那就可以了。”
【注释】
①致:献、送。
②其可已矣:那就可以了。
【评点】
    子张,孔子晚年的弟子。子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士”,达到“士”的人格标准,要具有忠、义、敬、孝四种美德。做到这四点,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个知识分子。这些主张,其实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挥。子张在讲义、敬、哀时都有一个“思”字,而讲“见危致命”时则没有用“思”字了。这是因为“见危致命”是瞬间作出的抉择,来不及多作思考。
    朱熹说:“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不足观。”(《集注》)子张说的四点中,当然是第一点“见危致命”最重要。它是做人的最高标准。我国自古及今,无数的先贤烈士做到了这一点,如我们经常标榜的文天祥就是这样。文天祥被俘后,元世祖爱其忠义,在燕京囚他三年不杀,许他许多优厚条件,希望他投降,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一死。死时年仅47岁。其妻欧阳氏去收尸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四言诗。诗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9 00:03 , Processed in 0.0331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