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九章 子张篇(20)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Zi Gong said, "Zhou's wickedness was not so great as that name implies. Therefore, the superior man hates to dwell in a low-lying situation, where all the evil of the world will flow in upon him."
【原文】
子贡曰:“纣之不善①,不如是之甚也②。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③,天下之恶皆归焉④。”
【今译】
子贡说:“殷纣王的坏,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厉害。所以君子厌恶沾上坏东西;一沾上坏东西,天下的一切坏事都会归到他的头上。”
【注释】
①纣:名辛,史称“帝辛”,纣是死后的谥号。按照谥法,残忍不义称为“纣”。纣是商朝最后的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被周武王所败,自焚而死。殷亡,周代之而兴。
②是:代词,指人们传说的那样。甚:严重。
③是以:因此。恶(wù):讨厌,憎恶,憎恨。居下流:居下游,指怕沾上坏东西。
④恶(è):坏事,罪恶。归:归属,归结。
【评点】
子贡告诫人们:人不要居下流,与坏事沾边,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据史料记载,纣有文武全才,对东方的开发,对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都有过贡献。但他宠爱妲已,贪酒好色,刚愎自用,拒绝忠言,制定残酷刑法,压制人民。又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役使人民,结果在百姓的反抗声中,引火自焚而死。子贡因此认为商纣的为恶,不像传说和小说家所宣扬的那么严重。那是因为在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中,好的事情会附会到德行高尚者的身上,坏的事情会附会到德行低下者的身上。这样,好的愈好,以致好到不近人情的地步;而坏的愈坏,乃至头顶生疮、脚底流浓。殷纣王就是例子。儒家所讲述的历史都是伦理化了的“历史”,不仅桀、纣那些独夫的坏处不像他们所讲的那么厉害,而且尧、舜之类圣人的好处,也不像他们所讲的那么厉害。
子贡当然不是为纣王开脱,而是提醒世人,应当要经常自我警戒反省。倘使不求长进,放任自流,不幸处于众恶所归地位,则百口莫辩,甚至抱憾终天。当权者在台上的时候律已要严,不要与坏事沾边。否则一旦失势,置身“下流”,天下的“恶居”将集于一身而遗臭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