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6)
第六章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Mencius said, 'A man may not be without shame. When one is ashamed of having been without shame, he will afterwards not have occasion to be ashamed.'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
①之:至。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读解】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这是从外在的行为方式又探讨到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人人都有羞耻心,但是也没有显明出来,没有表达出来。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无耻呢?其实并不是这些人没有羞耻心,而是他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得很无耻。这也就是说,这些人不懂得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就像有爱心一样,很多人不会表达,有羞耻心,也不会表达。以至于做出许多不对的事而招来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