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回复: 0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3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33)
第三十三章  士尚志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
Jin Xin I: The king's son, Dian, asked Mencius, saying, 'What is the business of the unemployed scholar?'
   
孟子曰:“尚志。”
  Mencius replied, 'To exalt his aim.'
   
曰:“何謂尚志?”
  Tien asked again, 'What do you mean by exalting the aim?'
   
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The answer was, 'Setting it simply o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He thinks how to put a single innocent person to death is contrary to benevolence; how to take what one has not a right to is contrary to righteousness; that one's dwelling should be benevolence; and one's path should be righteousness. Where else should he dwell? What other path should he pursue? When benevolence is the dwelling-place of the heart, and righteousness the path of the life, the business of a great man is complete.'

 【原文】

  王子垫①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的儿子,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做什么事?”
  孟子说:“使志行高尚。”
  王子垫问:“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
  孟子说:“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

  【读解】

  所谓大人的事齐备了实际上是指大人的修养就够了。这里的“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修身精神。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觉,好像士人的“专业”就是“尚志”而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点,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一样。由此影响到后世的读书人一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而“尚志”一词,也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语,甚至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
上章讲君子之所事,本章接着就讲读书人之所事。君子教之而不叫“不耕而食”,那么读书人“不耕而食”又应该做什么呢?孟子认为,读书人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要有一个目标,不能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活口而学,要树立起自己的志向。而这个志向不是去当官,不是去发财,而是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及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这个志向看起来很简单,现代人可能都会不屑一顾,这叫什么?!要读大学、读博士才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其实这个志向很不简单,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需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而人们的团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心,要想团结人,就必须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而要想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义);而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而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必须要有智慧(智);有智慧还不够,还要有诚信(信)。如此,用诚信,用智慧,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了这样的素质教育,人们才有可能成长为“大人”!否则,还是一个小人——只有儿童的智力。而一个小人,是寻求不到人生的真正快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9 14:34 , Processed in 0.1036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