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4-30 09:08:18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四编 《尽心下》(32)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四编 《尽心下》(32)
第三十二章修身是个心态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Mencius said, 'Words which are simple, while their meaning is far-reaching, are good words. Principles which, as held, are compendious, while their application is extensive, are good principles. The words of the superior man do not go below the girdle, but great principles are contained in them. The principle which the superior man holds is that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but the kingdom is thereby tranquillized. The disease of men is this: that they neglect their own fields, and go to weed the fields of others, and that what they require from others is great, while what they lay upon themselves is light.'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

①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浅近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

  【读解】

“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
我们可千万不要把那种放弃自己因地不耕种,却去别人田里除草的人当作了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人啊!
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话说:“自己从来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担子,乃至于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话,都不是自己所体验的,也不是自己能做得到的,却去要求别人。”(《安祥集》)
所以,那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的人其实是没有注意看看自己田里有没有草,而把眼睛盯在了别人的田地里。看到别人的田地里尽是草,而自己的田地里全是大豆高粱。所以才出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的情况。
实际上,是“瞒心昧己”的人,也就是孟老夫子所诊断出的病人。
没有病的人则是先种自己的田,求实务本,然后才推己及人,正己而后正人,“修其身而天下平”。
回到儒学的基本内容上,还是《大学》的进修阶梯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
所谓的自身修养,并不是要去思考那些大道理,而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注意、不介意、不在意,“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那怎么能叫自身修养呢?所要求别人的很重,而自己担负的却很轻,又怎么能叫自身修养呢?真正的自身修养就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沿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的,不能因为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到就偏离自己人生的道路。因为没有比幽暗之中更为显著的了,没有比细微之处更为明显的了;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四编 《尽心下》(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