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8|回复: 0

关于英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6: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  赖小琪
这两天有点忙, 不过不是忙自己学习的事情, 而是在忙着修改别人翻译的东西. 有时我不得不感叹, 我这一生注定是要和英语结下不解之缘的了, 特别是翻译. 经常隔三差五地就有人叫我帮他们看一下英文简历, 或者问我某句话怎么表达. 其实要是有些同学朋友英文真的弱点的, 找我帮忙看一下简历我还是觉得挺正常的, 但让我惊讶的是我有些朋友英语已经很好了, 比如说雅思考了7.5分或者8分, 也跑来问我帮他们看一下他们的英文简历有没有翻译不妥之处. 这时我往往会笑着对他们说: “其实你们的英语已经很好了, 没有必要找我看啊, 怎么对自己没信心?” 他们给我的回答让我也无言以对: “小琪, 你也知道翻译和英语基础是不同的. 要翻译出高水平的东西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 但是坚实的基础不代表你就可以翻译得好, 因为翻译是需要长期的锻炼的, 而我没有训练过翻译, 所以译起东西来心里七上八下的. 而且给你看过以后我也更心安” 想想也对啊, 英语水平高不代表翻译水平就高, 翻译真的是需要一个非常长期的钻研范文以及练习的过程.
周五早上, 一个在深圳翻译培训机构的老师在QQ上找到我, 问我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兼职. 这个老师曾经是我在深圳一个外语培训机构教BEC口语时的一个同事, 是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生, 已经教授国家三级翻译培训班好几年了. 进一步询问之下, 原来他们刚刚结束了一期的翻译培训班, 最后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国家三级翻译的模拟考试. 由于学员人数太多, 而且修改学生的翻译(每个学生四篇)的工作量非常大, 机构内部的老师应付不来, 所以需要另外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参加阅卷. 对于这样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得到锻炼的工作, 我几乎是来者不拒的, 不管我有多忙. 所以最后再三协商之下, 我决定帮他们修改十个学生一共四十篇译文的试卷. 经过不停地修改和评分, 终于在今晚大功告成.
然而我虽然大功告成了, 可是给我改的那些学生, 可就惨了. 看了一下那些分数, 那十个人只有两个人总体来讲才是译得比较好而且有机会通过最后的国家三级翻译考试的, 其他的学生可不容乐观. 在改这些译文的过程中, 我禁不住一再叹气. 我叹气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虽然经过了将近半年的专业训练, 可是仍然犯了很多翻译的错误或者大忌. 借此机会, 我简要地总结一下我的阅卷心得, 希望以后有幸接触到翻译的读者们可以有所领悟.
第一, 望文生义严重. 正如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备考国家翻译考试的感言里所提到的, 很多考生看到某些比较专业的词汇就直接按照它字面的意思来译, 根本不去考虑它是否有专门的表达, 这样译出来的结果只会让老外看不懂. 举个例子, 今晚我刚帮一个朋友看完一篇翻译, 里面有一个专业词汇, 叫 “不良贷款”, 这位朋友译成 “unhealthy loans”, 其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non-performing loans”. 这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的例子. 一个翻译员必须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 不懂或者不确定的东西一定要弄懂, 否则最后会贻笑大方. 说起这个, 前段时间在翻译一篇文章时, 由于我自己的一时 “偷懒”, 也犯了一个让我汗颜的错误. 当时我把 “微博” 就按字面意思译成 “tiny blog”, 被一位毕业于广外英语专业的才女指了出来. 其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micro blog”.  如果我当时不懂时可以去查阅一下, 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所以当时感到非常惭愧, 也暗下决心以后千万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第二, 过分被原文 “牵着鼻子走”.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多数考生在翻译一篇文章时, 都只会严格地按照原文的一字一词来翻译, 不多也不少. 这样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因为可以把原文的意思毫无遗漏地表达出来. 但是这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首先, 有时原文会过于冗长, 好几句话会同时表达一个意思, 而且字里行间没有太大的出入, 这时候需要译者自己处理好信息, 简明扼要地把主要意思表达出来, 而且表达一次就够了. 如果译者仍忠实于原文, 一句一句地译出来, 那么老外看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多余. 有些句子写成中文我们觉得很自然, 一旦完全译成英文就会觉得很别扭. 另外,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适当地添加或者减少某些连词, 以使文章更加流畅通顺. 而如果你仍然按原文一字一词地译, 那译文最后肯定不通顺的. 所以, 你译完一篇文章, 比如说简历, 你一定要扔开原文然后通读一遍你的译文, 看一下在没有原文的情况下, 你能否明白你的译文在讲什么, 看一下你的译文是否通顺, 看一下意思有没有遗漏或者偏差. 只有这样, 你才可以译出比较高质量的作品.
第三, 考生功底不扎实, 特别是基本功不扎实. 我在这里所讲的 “基本功” 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 其一, 语法不扎实.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我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词汇量和语感是很不错的, 可惜的是他们的译文会时不时出现各类语法小错误, 如时态, 语态或者动词的形态等等, 五花八门, 数不胜数. 这些小错误大体来讲并不会影响译文的意思, 但是对于一个严格的阅卷者或者阅读者来讲, 会显得非常 “刺眼”, 让人感觉不舒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翻译 “政府向我们提供了很多食物”, 很多考生会译成 “The government supplied a lot of food to us.” 其实 supply sth for sb或者supply sb with sth是固定搭配, 上面的译句中误用了介词to, 严格来讲是不对的. 这样的错误并没有影响读者对其意思的理解, 但是如果这位读者是一位老外或者是学得很扎实的人, 那么他一定会感到不太舒服, 特别是当整篇译文都存在很多这样的小细节错误时; 其二, 某些知识的不全与缺失. 至今为止, 很多考生还弄不懂怎么翻译一个地址, 究竟哪个部分放前, 哪个部分放后呢? 他们往往会疑惑. 另外, 很多考生对于某个地方名翻译的大小写还搞不清. 对此这个情况, 我除了叹息, 已经不知道可以说什么, 因为这是以前初一的知识啊, 现在可能小学都学了, 而我们的译员学者们, 不少都考过了专业八级或者具备相同水平, 竟然仍然不知道, 真的让人既惊讶又无奈. 像一个学生把 “南京” 译成 “Nan Jing”. 他把两个字的翻译拆开写了, 而且第二个字的翻译, Jing, 首字母还用了大写. 其实译地名是需要把所有字的拼音都写在一起的, 并且只有第一个拼音的首字母才要大写, 其他全是小写. 所以 “南京” 的正确译法是 “Nanjing”. 但是有一个是除外的, 那就是香港, 应写成 Hong Kong, 而不是Hongkong; 其三, 标题的大小写乱了套. 一篇文章会有题目, 那么这个题目哪些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哪些不用呢? 至今为止,我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英语学习者,哪怕是一些高手们,仍然感到困惑.以前在深圳教了这么多的培训班和学生,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掌握.哪怕我在课上讲得再清楚,到后面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忘记.不说学生,就连一些权威的英文报纸,我有时也会看到一些文章的标题的大小写出现失误的情况.有些学生不懂里面的规则,一遇到要写标题时,就索性把每个词的首字母都大写,真的让人啼笑皆非.由于这些规则讲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详述了,如果你不懂,请尽快去百度查询吧.
第四,标点符号问题.说实话,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多考生在写作文或者翻译文章时, 会一直用逗号,真的是"一逗到底".一句话完结了,很自然地就有句号.可是为什么大家会一直用逗号呢?要是一句话完结了你仍然用逗号,读者会误以为你的话没有完结,后面的内容仍然是前面内容的补充.从语法角度来讲,逗句前后的句子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句,逗号后面的内容是主句中的某个成分.但是,由于你前面的句子本来已经是完整的了, 当你一用逗号,后面又紧接一个完整的句子时,微软的文档就判定你的句子有语法错误,把整句话都画了波浪线.很多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某些句子他们觉得没错但却有波浪线.我一看,把两句话间的逗句改为句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英语里,标点符号是区分语法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你滥用标点符号,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很疑惑.
所以,说句实话,我凡是看到那些通篇都是逗号的文章,就会感到非常反感,因为我觉得,作者或者译者本身治学就不严谨.
第五,词法不过关.所谓的词法,就是对一个单词运用的把握,如什么时候这个单词可以派上用场,用这个单词时需要注意什么事情,如是及物还是不及物?要不要加介词?后面接什么搭配?等等.很多考生自以为用词很高级,通篇穿插了不少高级词汇.高级词汇用得恰当是锦上添花,用得不当可就变成东施效颦了.另外,对于某些词的词性把握不当,如可数还是不可数?作定语还是作表语?等等.举个例子,比如说ill和sick这两个词.在初中,我们只学过ill的意思是生病,那时老师就会和我们说,ill只能作表语,也就是只能用在be动词这类系动词的后面,如 Lily is ill, 不能作定语,也就是不能修饰名词.而sick却可以同时做表语和定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Lily is sick.当翻译 "生病的男孩正在睡觉"时,我们只能说 "The sick boy is sleeping now”, 不能说 "The ill boy is sleeping now”.然而当我们学到ill的另一个意思 "邪恶的,坏心肠的,不吉祥"时,这个意思可以作定语,所以如果你把上面那句话译成 “The ill boy is sleeping”,意思就变成:那个坏心肠的男孩正在睡觉.这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会闹出笑话!再比如说,关于 "许多",我们有很多表达,如many, much, quite a few, a great amount of, a great deal of, a wealth of 等等,那么里面哪些是用于可数名词,哪些是用于不可数名词,哪些既可用于可数又可用于不可数名词的呢?所有的这些细节性的东西都需要我们注意,才可以在写作或者翻译中做到滴水不露,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这就是为什么我时常感叹,英语既容易又困难.易就易在你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难就难在,真正把它学精学透甚至学得出神入化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如果我想判断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我会叫他写一篇几百词的文章给我看看.我一读就可以判断得出这个人的水平有多高,要是比我高,高多少;比我差,差多少.另外,我也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词汇,语法,表达等等都属于哪个层次.可见,一篇文章就可以说明一切.
以上就是我以前以及最近这几天改一些翻译的感悟,希望可以对支持我空间的英语爱好者,特别是对写作和翻译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们有一定有启示.当然,如果对我翻译的文章有疑问的读者,也欢迎你们对我提意见或者指出我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我的错误,特别是一些不是由于我笔误造成的,而是由于我真的不懂某个知识点造成的,我会感到非常欣喜.学英语就像蜘蛛织网,需要踏踏实实,日积月累地把网织全和织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2 06:50 , Processed in 0.0521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