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回复: 0

苹果: 从 “不可思议” 到 “差强人意” 的过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2: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一天! 昨晚写了一篇文章, 名叫>, 发表在空间, 人人网还有另外三四个英文网站上, 居然得到了巨大的反响. 首先我得承认, 我是怀着很激动的心情写下那篇文章的. 写着那两位神仙眷侣般的翻译家的生平事迹, 我无比的感动. 尤其是写到最后, 我真的感慨万千, 几欲落泪, 因为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在这个世上居然还有如此美丽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昨天晚上我把这篇日记发表到空间和一些网站时, 我也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这篇文章, 但是我实在想不到情况居然会如此夸张!
怎么夸张呢? 首先是早上我登陆QQ和人人网时, 中国时间大概是下午两点多吧. 我一登陆QQ, 除了空间有很多留言外, 我发现邮箱有更多的邮件! 我打开一看, 这些邮件全是网友们看完我的文章后有感而发, 将他们的感受发过来的. 这里面有不少他们自己的往事, 有幸福的, 也有不幸的, 有喜悦的, 也有悲伤的. 总的来说, 寂寞的人比幸福之人多得多, 呵呵. 我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看完所有的邮件以及回复给各位朋友. 随后, 我的邮箱并没有停止被 “进攻”, 一天下来, 足足收到了关于我那篇文章的80多封的邮件, 真是破历史纪录! 我登陆人人网后, 更加让我哭笑不得: 上面有好多条评论, 不过大部分是用 “悄悄话” 形式评论的, 所以一般人看不到. 至今为止我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用 “悄悄话” 在我的人人网评论和留言. 昨天一个深大的师妹留言问我一些出国的事情, 她刚开始没有用悄悄话的, 可是随后她赶紧用悄悄话留言给我, 叫我把她公开的留言删了, 改用悄悄话的形式. 我问她为什么要用悄悄话, 因为她问的东西是很平常的, 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她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 她说: “唉呀,本来想发悄悄话的,一般给名人留言都不好意思公开,师兄你可不可以把刚刚的留言删掉,然后用悄悄话回我啊,不好意思啊! 你之前就疑惑过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给你留悄悄话,当时就想回答你了,都会这样的,你相对其他人来说知名度是高的,这也不是捧你拉,是事实,所以提问的时候都会有压力,哈哈!” 听到她的回答, 我觉得哭笑不得. 其实我现在还没有什么资格成为什么 “名人”, 我也不想成为名人, 因为自古名人多事忧, 你一旦成名了, 大家都在盯着你, 而且是专门盯你的那些负面的事情. 有时, 哪怕你的一句开玩笑的话也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我也在此声明,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怎么批判我, 我是不会予以理会的. 我还是那句话: 只要我做的事情不违法同时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我就可以抬头挺胸地面对全世界. 至于我的文章和言论中涉及的一些观点, 纯属我个人的见解, 别人同不同意和我没关系, 我只是说出我的看法罢了. 所以如果因为我说出了自己的某些看法而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我也没办法. 当然我一般也不会对别人的看法进行批判或者反对, 因为我们都有言论的自由.
后来上了一些英语网站和论坛, 看到不断高升的点击率和评论, 我真的感到自己昨晚那一个多小时的 “精心写作” 非常值得! 我想, 写作之所以成为我的爱好, 除了它可以记录我生活和心情的点点滴滴外, 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让我与很多人在心灵上进行沟通. 或许很多支持我的网友并没有见过我, 但是从彼此的文章和留言中, 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共鸣, 一种相惜, 一种感动! 好的文章总是能奏响人们心弦, 要么给人以温暖与感动, 要么给人以鼓舞与启发. 我读了不少这样的好文章, 以后还会读更多, 但是我更希望我可以真真正正地写出一些好文章, 与大家分享, 哪怕能带给别人半点积极的影响, 我也觉得值得了.
养成了写日记和翻译的习惯, 一天不写都觉得浑身不自在的, 甚至晚上会睡不着觉, 因为心里总是惦记着有什么事没做. 当然, 我之所以可以坚持到现在, 也得多谢各位朋友, 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 的热情支持. 偶尔当我有一天没有发表新的文章或者晚了点发表, 就会有一些朋友发QQ信息问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为什么今天没看到我的日记之类的话. 甚至有些网友还说, 每天登陆QQ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日记, 要是看不到更新就会感到非常失落. 有些网友有时候登陆不到我的空间, 就会在QQ上叫我把我写的文章复制到QQ上发给他们看. 当我听到这些话, 我真的感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我在想, 我何德何能让大家如此眷恋我的文章呢? 同时我更加下定决心, 以后要笔耕不辍, 写出更多或者译出更多的好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突然想起李商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希望我的空间变成一个谈心室, 与各位谈论 "巴山夜雨". 千言万语, 尽在不言中. 最后, 我只想对大家真诚地说一声: “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苹果: 从 “不可思议” 到 “差强人意” 的过渡
原文: 选自英国>
译者: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赖小琪
Apple has painted itself into a lucrative corner. In its last two quarters, revenue rose by 70 and 80 per cent year-over-year, respectively. Earnings per share expanded still faster. Because the good times have made the company vast by any standard (it is expected to have more than $100bn in revenue this year) the question is how much, not if, growth is going to decelerate in coming quarters. When the company reports, later on Tuesday – and for several more quarters to come – investors should be alert for any clues about how management will handle this transition from absurd to merely exceptional growth.
苹果公司已经将自己 “逼” 进了一个盈利过多的 “死角”. 在过去两个季度,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0%和80%. 每股收益的增速更快. 由于该公司如今形势一片大好, 规模不断增大(不管以何种标准来衡量), 预计本年收入会突破1000亿美元, 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该公司的收入增长在未来季度是否会减缓, 而是减缓多少. 苹果将会在周二发布业绩公告, 投资者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对管理层如何应对该公司从 “不可思议” 的增长率过渡到 “差强人意” 的增长率的蛛丝马迹留心.
When any tech company’s growth rate declines, unit prices come into focus. Apple has a remarkable record to maintain here. Revenue per unit for the iPhone, no longer a new product after four years on the market, has been solidly above $600 for the last year. More impressively, prices for the grizzled iPod and even personal computers (remember those?), have held up as well. How long can this continue?
当一家科技公司收入增长率降低, 其单位产品的价格便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苹果在这方面保持着出色的纪录. 去年, 每部iPhone(该产品已推出市场四年了, 不再是新产品)的价格持续保持在600美元以上. 更令人瞩目的是, 外壳灰色的iPod甚至个人电脑(曾记否?)的价格同样稳居不下. 但是, 这样的状况可以持续多久呢?
Next to be scrutinised: gross margins. Assuming pricing stays firm, can Apple continue to translate massive volumes into low component costs, keeping gross margins steady? Apple’s management has guided analysts to expect a modest gross margin contraction, from 39 per cent a year ago to 38 per cent, but has set this bar low in the past. Another big beat would be cheered.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审视的是: 毛利率. 假设销售价格不变, 苹果能否继续将利用其规模效应实现零部件的低成本, 而同时保持毛利稳定呢? 在苹果管理层的引导下, 分析师预测苹果未来的毛利率将会从39%下降到38%. 而过去苹果管理层的预测也是相当保守的, 因此如果这次的预测可以大胆一点, 或许会更让投资者欣喜不已.
Of course, if Apple simply blows out volume expectations for iPhones and iPads this quarter (Citi research puts analysts’ consensus at 17m and 7.5m units), that will give margins an inevitable boost and could make pricing look less important. It is only a matter of time, however, before Apple’s sheer size forces the markets to attend to the gritty details of how cheaply it can make and sell its products, before looking at the amazing momentum in the top line.
当然, 如果苹果仅仅对iPhone和iPad本季度的销售量进行预测(花旗银行分析师预测分别为1700万和750万台), 那么毛利率会因此而上升, 而那时每台产品的单价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但是, 总有一天, 苹果庞大的规模会促使市场在欣赏其惊人的收入增长率前, 仔细关察其低成本和低售价的产品的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4 18:43 , Processed in 0.0348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