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回复: 0

富士康的 “工资之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过得挺开心了, 看到了许多很久没见过的人. 生活也过得有点奢侈, 天天大鱼大肉, 几乎把附近的很多饭店餐厅都吃遍了. 每天只要中午和晚上有空档都约满了, 然后就和同学朋友大吃特吃, 而且不用我买单, 所以省下了不少生活费. 感觉最近好像都是同学朋友在养着我, 一天两餐都被人包了, 自己就只是付公交费用, 想想也觉得挺搞笑的. 现在我对那些饭店酒店的食物似乎也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了, 一看到就好像感到有点厌倦了, 大概是吃得太多的原因. 现在还有许多同学朋友没有见到, 因为我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一下子见这么多人, 所以排期还有很长, 估计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都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了. 所以有时想想, 还真的觉得挺幸福的. 虽然自己目前经济状况不太好,可是有很多人救助, 情况也不至于太差, 呵呵.
昨晚很晚才回到宿舍, 回来时已经十二点多了. 想起当时拼命在赶最后一班地铁的情形, 我就觉得搞笑. 本来地铁是有空调的, 我却跑得满头大汗. 都怪自己在深大和那几个师弟聊得太晚了, 一直不肯走, 最后才坐上了末班的公交, 乘上了末班的地铁. 不过我还是觉得庆幸, 毕竟还能赶得及坐公交和地铁, 要是再晚几分钟就没了. 回到宿舍后打开电脑, 第一件事情就是查邮件. 刚好查到有一些想报我的BEC班的学员发给我的邮件. 看完后真的觉得很感动. 大家报这个班似乎都是因为我在那里教所以才报的, 这既让我感动, 也让我感到一定的压力. 我想, 我真的要好好准备好这期的课, 否则真的对不起信任我的学生们! 不过现在预订的报名人数与最少的开班人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要是达不到最低的要求这个班可能就开不成了. 如果开不成那就太可惜了, 因为我真的非常想重新教回BEC, 因为BEC的课程会比雅思的更加丰富多彩. 不管怎样, 我只能尽力协助培训中心招够学员吧. 不到最后一刻我都不会放弃的, 况且现在离报名截止日期还有一段日子, 所以还是不用灰心的!
感觉和世纪雅思这个培训机构的合作还是相当愉快的. 和我洽谈的尚老师是一个很爽快而且真诚的人. 和她谈事情非常直截了当, 而且我们彼此都会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争取达到共赢的结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希望与他们长期合作的原因. 其实我这个人也很简单, 别人对我好, 我会加倍地对别人好; 别人对我不好, 我不会报复他, 但是我会选择不与这种人打交道. 虽然我与这个培训机构是商业合作关系, 但是我并不觉得我们彼此就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除了利益关系以外, 我更希望与里面的工作人员, 像尚老师还有淑华, 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关系. 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要是你与别人交朋友只是为了利用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 那么你永远也交了不真正的朋友. 或许从短期来看你的确是获利了, 可是从长远来看, 你却是无比的孤独与无助的, 因为当你以后有什么困难时, 没有人会在你的身边支持帮助你. 人生在世, 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与利益, 也需要友谊. 好的朋友真的是千金难求! 如果你有一个可以和你几乎无所不谈的朋友, 那么你真的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了.
当然话说回来,  要是遇到那种只和你讲商业利益而不讲友情的人, 那么我也不会排挤, 相反, 我也会欣然接受. 说白一点, 没有人愿意和钱过不去. 既然大家一起可以有利可图, 那么为什么非常摆出一副清高之态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不过我心里却会有一杆秤, 时刻惦量着与这种人合作下去是否还有价值. 其实我本意是不想这样做的, 可是既然对方只是把我当成是生利的工具, 那么我也只能照葫芦画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我发现这种人没有利用价值时, 我也不会和他有任何的联系, 而他也别想指望我会在他困难时帮他一把, 因为我曾经想与他交成真正的朋友, 可是他并不愿意.
反正一个人身边的朋友会分为很多个层次. 不管怎样, 对待好的朋友一定要付出真心与诚意, 不能计较太多, 因为好的朋友才是最后伴你走完一生的人, 他们不会因为你的飞黄腾达而故意吹捧你, 也不会因为你的暂时落难而离你而去. 而对待那些不怀好意或者只想利用你的人, 那你也不用对他们客气. 不过, 人与人刚接触时,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以诚对人, 以诚会友. 也就是说, 一开始认识别人时, 不要太有目的性, 应当以建立友谊为前提, 否则你一开始就想着利用别人, 那么别人肯定也不会把你当朋友了, 这样的话你一辈子也交不到好朋友!
----------------------------------------------------------------------------------
富士康的 “工资之战”
原文: 选自英国>
译者: 赖小琪
Executives at 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the contract handset manufacturer, like to talk about keeping pace with “industry game-changing movements”. That is to be expected: customers from Espoo to Cupertino are in a state of flux.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mor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are unfolding right on the doorstep of the Hong Kong-listed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Shenzhen. Six-month figures published late on Monday showed costs per employee up by exactly one-third, year-on-year, to just under US$2,900. The total staff bill was $272m: almost double gross profit.
手机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国际控股的管理层们喜欢吹嘘要与 “行业游戏变化状况” 保持一致. 这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的, 因为该公司的全球客户—从从芬兰埃斯波到美国库比提诺正在不断地增加.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这家总部在深圳的香港上市公司正在上演着更加重要的变化. 该公司公布的过去六个月的数据表明, 每名员工的平均成本同比上升整整三分之一, 达到将近2900美元. 员工的工资总额为2.72亿美元, 几乎是毛利总额的两倍.
For Foxconn’s 71 per cent owner,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of Taipei, this is nothing particularly new: rising wages on the mainland helped to drive the consolidated operating margin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ntract manufacturer of electronic devices, spanning FIH and 22 other subsidiaries, from 4-5 per cent 10 years ago to a 1-2 per cent range now. Until the 2008-2009 crisis, though, rising sales more than offset that decline, keeping earnings-per-share ticking up by about a quarter each year. Not any more. Hon Hai missed profit estimates for the third quarter in a row this week. Full-year EPS is currently expected at about nine-tenths of its 2007 peak.
对持有富士康71%股份的股东台北鸿海精密来说,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该公司在中国大陆不断上涨的工资使得这家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的综合经营利润(包括旗下拥有富士康国际控股等23家子公司)从十年前的4%-5%, 下降到现在的1%-2%. 然而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之前, 该公司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的增幅超过了利润的降幅,使其市盈率保持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增长.但是如今好景不在. 鸿海本周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未能达到预期的利润率. 目前预计该公司全年的市盈率在2007年高峰的十分之九左右.
Even if chairman Terry Gou succeeds in protecting Hon Hai’s top line, investments in new areas such as solar energy and cloud computing may keep net margins low. And the more the group scrambles to adjust to structural pressures, the less sure-footed it looks: witness the deadly explosion in May at a polishing facility for iPad 2 casings in Chengdu; production had been relocated there only months earlier from more expensive Shenzhen. Little wonder the stock’s valuation premium has all but evaporated. Hon Hai and its offshoots are looking like relics from another era.
即使董事长郭台铭能够成功保住鸿海的高端收入, 该集团在太阳能和云计算等领域的高额投资也可能使利润偏低. 而且, 该集团越是急于调整以应对结构性压力, 它的根基就越显得不稳: 我们可以看到, 5月份,鸿海设在成都的iPad2外壳抛光工厂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而这家工厂是几个月前刚刚从工资成本更高的深圳搬迁过来的. 难怪该公司的股票溢价几乎完全蒸发了. 鸿海及其子公司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古老遗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3 03:01 , Processed in 0.0337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