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9|回复: 0

难忘那一身学生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3: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蓝是一种布料的名字,一款富有亮色的深蓝布料。布质多为涤卡,盛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大概曾经因为是学龄孩子做衣首选的布料,故而得名。
  记得在小时候,每至春节,母亲会给我和弟弟扯上一块学生蓝布料,做一身崭新的过年新装。那个年代,很难买到成品服装,即便有也买不起。而过年做新衣穿新装自然是我们年节时候一种莫大的期盼。
  我大姨年轻时在济南学过服装裁剪制作,有一手上乘的裁剪缝纫手艺,当时在城区一家大型的裁缝店做服装师傅。于是我们小时候的春节新装都会是大姨给我们裁剪制作。
  这是我很骄傲的一件事,因为不用像别人一样花钱去裁缝店做衣服。何况大姨又是一位做活极其仔细严谨的人,无论是款式还是尺寸都合身熨帖,这足以令我们在同龄人中每年都会时尚于他人。尤其在七十年代末,兴起了穿占领款式的瘦身学生装,样式似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的穿着,用现在眼光看,绝对是当时的复古款式。大姨也紧跟潮流按照这样的款式给我们裁剪出上下同色同料的合身服装。加之小时候的我还算细皮嫩肉,白净可人,于是大年初一穿上大姨倾心制作的崭新学生蓝新装,更发显得精神。出去串门拜年,也会引发好多人的赞赏和羡慕,我自然也会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充斥心头。
  只可惜那时尚小,觉得找自己的姨娘做衣服也似乎有点天经地义,决然还读不懂那时承担了过多家务和生活重担,白天上班回家熬夜的大姨会有几多辛苦,更不会去想象大姨在裁剪缝纫时煞费思量的付出与劳作。
  只记得那时候,母亲领我们去大姨家量身裁剪,大姨都会二话不说接过布料,承揽下来。印象极深的是她屋里床上的半床各式各样的布料和墙上衣钩上挂着的成品衣服。想必,还有更多人会找大姨裁缝新装。那时大姨身体不好,工作又很辛苦,每次去都会看到她满脸的倦意,更显示出她的劳累。
  衣服制作完毕,母亲都会和大姨客气一番,说些让大姨爱听的话,哄大姨高兴,大姨也会为给自己的外甥做一身满意的过年衣裳而感到欣慰。后来听母亲说,那半床布料其实也是大姨主动帮人制作的活计,不曾收过半文钱的费用。临年靠近,别人都在准备年货,大姨却在通宵达旦地挑灯夜战,裁衣缝纫。
  如今拾起这段回忆,无疑是深切缅怀在那段岁月里,大姨在我们身上倾注的那份朴素爱心,由衷地感恩她。正是她的这般付出,成就了我们年少时的一份期盼和梦想,同时她也无私地为自己的妹妹担承了一份抚养子女的责任。也更是她的用心和劳作,换来了我们大年初一甚至是整个正月里的欢颜。
  学生蓝这个叫法,现在已经随着时光的流淌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如今的孩子们,身上的服装美不胜收,色彩和款式也无比丰富。量身定做服装的经历早已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渐渐逝去。想穿什么服装,更是一件垂手可得的易事。但小时候那段让大姨做衣服的岁月却依然温馨地驻留于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如今,大姨也已是耄耋老人,已没有气力再去做这些繁重的事情。甚至她当年的手艺已经落伍于如今的潮流,但是,我亲爱的姨娘对我们兄弟曾经的关爱和付出,却是令我感恩一生的美好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6 04:32 , Processed in 0.0337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