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1|回复: 0

机会与现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去参加广发银行的面试, 感触良多. 一个多月前当我正式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时, 我曾惊叹应届毕业生数量之多以及就业竞争之激烈, 但是现在, 我已经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 所以, 广发银行面试队伍成龙也不会令我产生太大的感触. 相反, 如果我去面试一个企业时发现应聘的人不多, 我还真会感到诧异, 并且会怀疑这个企业究竟是不是一个好企业. 面试广发最深的感触不是来源于自己的经历, 而是一个来自中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师妹的经历. 事情其实很简单, 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 面试时因为她不是经济类专业的, 所以直接被面试官拒了. 也就是说, 因为她的专业问题, 她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 而此前, 她居然通过了网上简历筛选以及第一轮的笔试!
很多人都为这个师妹抱不平, 同时抱怨用人单位不负责, 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师妹的简历刷了, 她就不用参加笔试并且满怀希望地参加面试. 而等她不远 “百里” 从广州赶到深圳参加面试时, 却又被告知专业不对口, 所以不能参加. 她当时的失落情绪, 真的非我们这些局外人可以想像的. 但是今天, 我并不是想讨论用人单位的责任心问题. 我思考的是, 当我们没有机会时, 我们该怎么办. 我说 “没有机会” 并不说 “怀才不遇” 的原因是真正 “怀才” 的人并不多, 如果一开篇就说 “怀才不遇”, 难免有自大之嫌. 再者, 要是有人知道自己并没有 “怀才”, 看到这样的字眼后难免心生嫌隙, 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
我们很多人经常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比如说, 应聘银行职位时, 用人单位都会优先考虑有丰富背景资源的人; 应聘一些事业单位时, 用人单位都喜欢找自己员工的亲属家眷, 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 “关系”; 应聘一些别的企业时, 用人单位都要求面试者要有工作经验. 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 是最大的障碍. 哪怕你是博士毕业, 学富五车, 而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 一个工作了好几年的大专生也可能把你比下去. 还有就是专业要对口, 上述的那个师妹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于是, 在种种社会潜规则的作用下, 不少没有背景和资源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在职场上三番五次地碰壁, 并且感到越来越失落与迷茫.
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 会对这种现象有微言, 但是仅仅是 “微言” 而已, 并不是老在破口大骂或者生闷气. 我没有老在抱怨是因为我不想用已经存在的事实来为难自己.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 是我不想用别人的错误来伤害自己. 这句话可能有点偏差, 因为用人单位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对与错之分. 但是这句话的确可以道出我的心声. 关于这些社会潜规则, 我们从小到大在电视上看了不少, 在现实生活中见了也不少, 所以理所当然地, 我们应该要学会习惯与适应. 换句话说, 在我们做任何事之前, 包括找工作在内, 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不管你多么优秀, 你都有失败的风险.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 我们做事情就会变得更加从容与淡定. 成功了固然值得欣喜, 失败了也不用过分沮丧. 我一直坚信, 只要你敢想, 敢做并且勇敢地坚持下去, 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暂时的机会缺失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因为几次机会的缺失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
再者,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总会抱怨别人太 “现实”, 而他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 他们本身也是很现实的人或者说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 也就是说, 我们很多时候思考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衡量别人的行为, 而不懂得换位思考. 比如拿用银行的面试官来说, 他们都喜欢那些有背景和资源的人, 因为这类人可以帮银行拉很多存款以及业务. 相反, 如果你没有资源, 哪怕你的学历和能力再高, 他们可能也不会录取你. 这时, 你可能会抱怨这些面试官太 “现实”了. 可是你可曾想过, 当年那些面试官处在你这个年纪时, 当他们当年也像你一样面试工作时,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何尝又不是这样抱怨当时面试他们的人呢? 他们一样说面试官现实. 而当他们千辛万苦地进入银行并且打下一片天地时, 他们也渐渐地越来越像他们的面试官, 变得越来越现实, 直到今天, 他们和以前的面试官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都是喜欢有背景有资源的应届毕业生. 而你, 一个在银行面试中遇到重重困难的人, 一个抱怨面试官现实的人, 等到某天你成功进入银行并且在若干年后有所建树而充当面试官的角色时, 你是否又会像你现在所遇见的面试官一般 “现实” 呢? 你是否会真的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怀着赤诚之心的应届生呢?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所以, 当别人向我抱怨同事, 客户或者企业单位太 “现实” 时, 我在同情他的同时, 也不免有一种隐忧, 因为很可能, 将来的他, 也会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我们很多时候只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 却不懂得反省自身, 甚至在潜移默化中, 我们也会被别人同化掉. 如果我们凡事可以推己及人, 多点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多点体谅一下别人的处境, 那么或许我们可以为别人的成功减少很多障碍. 我希望, 如果有一天我有幸成为一名面试官, 我不会被上一代的面试官同化掉. 我会时常忆起自己刚毕业求职时的处境, 然后我就会明白我该怎么做. 自己受过的苦和走过的弯路, 不要毫不留情地推给下一代人.
--------------------------------------------------------------------------
雅思作文:
题目(12月3日考题): Today food travels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the farm to the customer. Why is this? Is it a positive or negative trend?
People can get access to a diversity of food nowadays with our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continuously. Not only can we access the food produced locally, we can also enjoy the food produced in other places in our country or even abroad. Most of our staple food is agricultural produce, such as rice, vegetables and fruits, which may travel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the farm in the rural areas before they reach us.
The reasons for the long travel distance of the food are various and obvious. A typical illustration is that most people nowadays are inhabiting cities of various sizes and with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arable lands are developed in a commercial or residential way. Therefore, the food supplies for the citizens have to rely on the farmlands in those less-developed regions in our country or even abroad. Another reason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some agricultural plants are only viable in certain areas due to the climate difference. For instance, apples can only be grown in northern part of China while litchis in the south. Thus, apples need to be transported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litchis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o fulfill people's needs.
From my perspective, I believe this phenomenon is a positive trend. Although some people may argue that the long-distance travel of food may need to take a long time, which may ruin the freshness of food, we can actually approach a richer food catalogue that can enrich our lives and enhance our living standard. Moreover, with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evolving to perfection, the freshness of food and its original and natural taste will be preserved to a growing extent. We are actually on the way of embracing a "food-blooming" fu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7 10:09 , Processed in 0.0354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