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3|回复: 0

看车大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7: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车——看车——”……
  
  每当你经过市二院创伤医院,一串嘹亮而高亢的女高音,便窜入你的耳朵,这声音荡漾着女性的细腻,母亲的温情。这位“女高音”便是在医院大门东侧看车的大嫂——李大嫂。
  
  我认识李大嫂,大约是在15年前。那时,妻子怀孕即将分娩,母亲陪着妻子去医院B超室做产前检查。下班后,我急匆匆骑自行车朝医院赶去。刚走到大门东侧,“看车——”一声韩红的“高原”调,吓了我一大跳。
  
  “大兄弟,把车搁我这儿吧!”
  
  说实在的,我打骨子里讨厌这“城边”上的小市民,尖酸刻薄,斤斤计较,打老远就冲上去抓住你的车把或车后架抢生意。有时,该五角的给你要一元,有时给一次钱再要第二次,有时车子让人调了包,不但不承认,而且给你耍赖。
  
  “大兄弟,你不放心,是吧,你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你,我是五妮的堂嫂子呀!”五妮是妻子的小名。她看我不放心,于是来了个自我介绍。
  
  事后,我问妻子才知道,看车大嫂是她本家三代的堂嫂,两儿两女,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朴通的劳动妇女。她个头不高,衣着朴素,齐耳的短发,也许是经常在室外,脸色黝黑,黑里透亮,一双不大的眼睛如麻雀跳跃般鲜活灵动。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短小精悍,精明强干的“生意”人。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医院门口经过,于是多次观察发现一个怪现象:大门东侧是她一个人看守,西侧是三个人轮流看守,可东侧寄存的车辆总比西侧要多出很多。后来,我问妻子和岳母,并在跟病人及其家属闲聊中,才知道李大嫂看车有点怪——三“不要”,即年纪大的不要钱,残疾的不要钱,穿着跛烂的不要钱。这大概就是以上现象的原因吧。
  
  一次,我去医院看病人,我问她:
  
  “李大嫂,你为啥不与别人一起合伙看,一个人多寂寞呀!”
  
  “大兄弟,我这个人,是个刀子嘴,见不平的事就想说人家两句,再说,有的车子再不给人要钱,所以,我不愿意给人家合伙,人家也不给我合伙,一个人看,图清静。”
  
  “你看车,那么多,不要钱的,你图个啥?”
  
  “大兄弟,我看车,不图挣多些钱,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够我吃的就行,这样一来不给儿女们添累,二来给人们行个方便,钱不钱的咱不稀罕!”
  
  “大嫂,你看车跟医院保卫科的看车,价钱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啦,医院忒坑人,自行车给人要一块,电动车给人要二块,摩托车给人要三块,我给人家少要一半;你不想想呀,人家看病本身就够急的啦,寄个车子还给人要那么多,不坏良心吗?正因为这,医院的当官的都不喜欢我,但拿我没办法。”
  
  这一点,我亲自证实过。因妻子与院长是同学关系,在一起闲谈时,偶尔谈到了看车的李大嫂,院长说医院的名誉让她败坏透了,看车贵了,医生收红包了,态度不好了等等,只要让她知道,当场宣传,逢人便说,简直是个疯老婆子。
  
  疯老婆子,疯得多么善良啊!正是从李大嫂的疯言讽行中,我读出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勤劳的品质;无私、无怨、无悔的境界!
  
  李大嫂不仅为部分人看车免费,而且还是病人及其家属的“导航者”呢!李大嫂是公认医院的“活地图”。院长办公室、急诊室、各科医护值班室、各科病房、药房等,在什么地方,甚至连各科主治大夫的名字,她都能如数家诊,就象小学生背书那样摇头晃脑,洋洋得意,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所以,每当病人及其家属遇到困难,特别是那些不认识字的老大爷老太太,她都义不容辞,免费服务到底。
  
  记得一次,我去给母亲检查身体,恰巧看见她领着病人家属,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跑前跑后,气喘吁吁,累得满头汗,那个热情劲就甭提了。
  
  “大嫂,这是您亲戚吧?”
  
  “不是,他们是农村的,不识字,挂号、拿药什么的,找不着头,我替他们跑跑腿。”
  
  “大嫂,您这么大年纪了,你不是找罪受吗?”
  
  “大兄弟,不瞒你说,俺闲不住,天生是个干活的命;一闲着,胳膊腿就疼,浑身不自在。”
  
  “老嫂子,你可说对了,咱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是这样呀,一没活干,心里就闷得慌,不是这儿痒,就是那儿疼的。这不,二小接我到城里享几天福呗,腿开疼了,吃不下饭。明早呀,得回家,还是摆弄我那一亩三分地去!”母亲和李大嫂仿佛一见如故,两人说起话来。……
  
  从两位老人们的笑声中,听不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叹,而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从她们笑餍灿烂的表情上,读不出年轻人“人生多难”的失落,而是“壮心不已”的雄心!
  
  听着两位老太太的对话,我的鼻子酸酸的,心疼疼的。我仿佛看到了看自行车、卖茶叶蛋老太太的白发,磨剪刀、收废品老伯伯污秽的双手,卖葱姜、刮鱼鳞老太太冬天早晨的抖瑟,拉力车、卖冰棒老伯伯夏天背上的盐花……他们苦斗了一生,累枯了血脉。岁月更迭,不变的是劳动。劳动成了惯性,成了他们生活实实在在的含义,成了他们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资本。没有劳动,他们便觉得生命成了空壳,没有劳动,他们便觉得躯体抽去了脊梁!
  
  李大嫂,在这里,我向你鞠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0 13:06 , Processed in 0.0356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