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
生活需要品味,生活需要慢慢享受。在世界上有一家宣扬缓慢生活的“懒散俱乐部”,你可能会不相信,不过它的确真实存在。它的创始人就是人类学家和环境学家凯伯。欧伊华,而且减速运动已经成为一向崇尚速度的现代日本人的时髦。在欧洲甘愿放弃金钱,以换取时间和舒缓生活节奏的人,“慢节奏”的生活理念,已从2002年的1200万上升到2007年的6000万。紧张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生活能够过得更从容,更深刻,更精致一点。
人到四十而不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需要慢节奏。在工作、生活、兴趣爱好、身体、家人、自己等各方面取得一个平衡,不会为了工作而放弃家庭,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耽误工作,更不会为了收入而放弃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既享受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又不断地改进和改善现在的生活和工作。
为了事业,而不顾妻子身体有病、孩子幼小,不履行做父亲、做丈夫的责任,这些人即使是英雄,也是残缺的英雄,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而天天守着老婆孩子,在家里是模范丈夫、模范父亲,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的人,也不会受人欣赏。
凡事都需要付出,但每件事情付出多少,要拿捏到位,不会为了这一件事情,而耽误了其他事情。遇事要容忍,但心里有自己的底线。不会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太多。做事情,知道自己做到最好了,将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假如做不好,最坏的结局是什么,也清楚。
适当地让自己的情绪和神经得到宣泄和放松,但不会尽情地宣泄和放松。做事圆润、冷静,和三十岁相比,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