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柯布绘图的小故事
在柯布手下从1945到1949工作过4年的助手、波兰人索尔坦(Jerzy Soltan)回忆过一个柯布绘图的细节:“。。。我在加入柯布西耶设计室之后的第一个特别复杂的项目就是位于圣迪耶(St-Die)的镇中心。柯布那天从家里来【柯布工作精确如机器,早上6年起床锻炼,然后就在家里作画,做方案,写作,下午2点准时出现在工作室】,带来了一些草图。他想在设计室里把草图里的思路深化。他就坐在我的桌子旁,在一堆绘图工具里摸来摸去。我赶紧给他递上一把铅笔和墨水笔。柯布有点厌烦地拒绝了这些笔。我就想,我该拿给他什么,才能让他进行构思阶段这一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呢?这时柯布问我,‘你有炭笔吗?’我回答,没有。在我有限的建筑设计职业生涯里,几乎很少有老板会坐在我的台子旁,用绘图的图像方式跟我交流设计思想,即使交流,用粗铅或是一只水笔就够了。于是我很困惑。在我看来,炭笔是画家画室里的工具,是老土的画静物或是裸体的工具,怎么该出现在现代的建筑事务所里?我们这里,凡是图纸,可是都要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去精细地描绘一遍的呀。我记得,在我之前的经历里,越是老板不知道该设计个什么东西的时候,老板才越是喜欢用粗型号的铅笔,或是带有晕色的墨笔,以便用看不出个数的形象去蒙我们。老板们会画一条线,又叠上一条线,一条一条,强化着那未知图形的生猛——强势、饱满、有力的线条们。老板们的线条越肯定,那些草图线条的背后就越空洞。这样,我们都一直假定,炭笔那颤抖的线条加上粗粗的蜡笔流畅的线条或是用马克笔去涂抹,代表着的是一个跟我们【客观的建筑制图很是】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的绘图是要深入到意识和潜意识的深处,去寻找灵感;另一种绘图呢,就是试图用一堆肯定、粗壮的线条去掩盖内容的空虚。这些线条显示着一种本能的希冀,好像粗壮只要坚持足够久,就可以神奇地转化成为思想似的。
然而,突然,柯布想要一根炭笔。我在抽屉里找出一截很久没用的炭笔头。柯布开始用他故意抖动的手去勾勒。有时,他会停下片刻。然后继续。这时,他已经把开始的草图搽掉了一半。相对于他宽大的手指来说,那炭笔头小得有些可笑。他再度停了下来,很快有开始画了起来。紧张的线条停在了他之前已经画过并搽过的地方。新的线条几乎和他抹掉的线条相同——或者说,还是有一点不同。他不再看图纸。彷佛他的眼神‘望向内心’,靠近下意识。最终,他停了下来。他上下打量着草图。想了想,对我说,‘嗯,怎么样,这稿子可以作为一稿保留吗?’他掏出自己的钢笔——一枚老式的51号帕克笔——在炭笔痕迹上面缓慢地描出了概念在此时的定稿。这时,他才开始打量起我桌子旁那些时髦的工具们:自动钢笔、自动铅笔、新型马克笔。。。。他是一一好奇地看了个遍。他摸了半天,说了一句,‘它们不好!我们不该让愚蠢变得永恒!’”。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2232141-5.jpg
柯布看朗香Chapel的基地印象,以及最初的示意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