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7|回复: 0

[经管学院] 中国国民经济分析(China national econormy analyse)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3: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中国国民经济分析(China national econormy analyse)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经济类专业及公共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经济类专业及公共专业本科生的辅修课程,在经济类专业及公共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过去、现状、将来的趋势作系统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对中国国民经济分析调查与预测的理论方法并去了解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预测中国国民经济的趋势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国民经济的的概念、分类掌握探索中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思维和解决一般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他的经济分析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民经济的概念、分类、及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展开对国内生产总值、体制创新、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全球化下的外向型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财政与金融等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民经济的理论与方法,以便学生能运用一定的技术去分析和预测,掌握国民经济变化发展的规律,为经济管理与决策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及生产总量的核算分析(4学时)
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及设计理论、国民经济核算分析及方法。
学习要求:理解国民经济核算概念、设计理论、分析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自学:从市场国民经济核算实践出发,掌握和了解各种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运用,结合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中掌握这门课程。
讨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实践运用和优缺点。
课堂案例讨论:对GDP现实,进行分析。
第二章  国民经济制度下的体制创新(4学时)
主要内容:体制创新与所有制结构变化、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体制创新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学习要求:具体学习和掌握现实国民经济制度下的体制创新。
自    学:国民经济制度下的体制创新
课堂案例讨论:中国国民经济体制创新的条件与因素
作业: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4学时)
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重型化。
学习要求:了解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重型化各个阶段。
自   学: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重型化过程。
课堂案例讨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业: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  (2学时)
主要内容:能源供给与能源与能源需求、中国煤炭开采、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思考、从电力短缺看中国的能源平衡。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自   学:能源、煤炭、石油的情况。
课堂案例讨论:中国的能源开采100年以后怎么办?
作业: 如何平衡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        从最终需求看经济的增长  (4学时)
主要内容:宏观调控下的投资与消费增长、经济周期与长期趋势、宏观调控中的需求管理。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宏观调控的背景、政策与方法。
自   学: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
课堂案例讨论:如何对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过热进行宏观调控?
作业: 如何对中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外向型经济  (4学时)
主要内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思考、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经济增长。
学习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下的外向型经济。
自   学:经济全球化、外向型经济、人民币升值。
课堂案例讨论:人民币升值后对中国经的影响。
作业: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压力。
第七章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  (4学时)
主要内容:对二元结构的理论探讨、现代化道路上的城市化进程、充分就业、
二元结构下的收入分配。
学习要求:了解二元结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自   学:二元结构、现代化道路上的城市化进程、充分就业、
二元结构下的收入分配。  
课堂案例讨论:二元结构下的分配如何平衡。
作业:如何解决就业?
第八章  财政与金融  (2学时)
主要内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展中的资本市场。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
自   学:财政金融政策、中国的资本市场。
课堂案例讨论:财政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
作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进行转变?
第八章  大国优势与地区差异  (2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差异是我国持续高速发展增长奇迹的重要条件、区域差异中的总量比较、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有投资冲动、区域差异和可持续高速发展增长。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区域差异是我国持续高速发展增长奇迹的重要条件与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有投资冲动。
自   学:区域差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课堂案例讨论: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有投资冲动
作业:区域差异和可持续高速发展增长。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中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讲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案例讨论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4次,主要安排在对GDP现实、中国的能源开采100年以后怎么办?进行分析、如何解决就业?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有投资冲动?等方面进行;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题目;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中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10%,主要安排在对现实中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内容上,不占上课学时,但必须上交报告;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20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中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的案例分析讨论或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分析报告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或者模拟、实习、参观、调查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开卷考试占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国民经济核算》 中国统计出版社 赵彦云编著
2、《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中信出版社 刘伟编著
3、《21世纪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中国物资出版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编著
4、《中国经济观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王东京编著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经济类课程的选修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过去、现状、将来的趋势作系统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对中国国民经济分析调查与预测的理论方法并去了解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预测中国国民经济的趋势打下基础学习,对所要研究的中国经济对象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20分钟之内,超过20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2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8 05:25 , Processed in 0.0355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