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法(Law of China Foreign Trade)
课程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法(Law of China Foreign Trade)学分:2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法》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教育选修课。当前,WTO所确定的国际贸易管理制度框架对世界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也已按照WTO要求,建立完善了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理解把握对外贸易中基本的政府管理制度,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府对国际贸易管理的基本制度,熟悉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管理制度的发展动向,特别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中的重要法规制度,并能结合所学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WTO体制所确定的贸易管理基本制度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中的具体做法与重要制度。通过教师讲授和课堂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对外贸易管理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概述
第二节政府管理贸易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国内法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及其基本方式。
第二章 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含义及立法
第二节 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及其基本方式。
第三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2学时)
第一节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对外贸易代理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及其基本方式。
课堂讨论:外贸代理案例分析
第四章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一般制度(2学时)
第一节货物进出口管理的立法
第二节 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货物进口管理制度
第四节 货物出口管理制度
第五节 进出口检测与临时措施
第六节 行政复议与司法诉讼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把握货物进出口管理的立法、一般原则、基本制度、进出口检测与临时措施,了解行政复议与司法诉讼等概念。
第五章 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2学时)
第一节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 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第三节进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许可证管理相关案例。
第六章货物进出口的配额管理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货物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第三节 货物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相关案例。
第七章货物进出口境的海关监管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物进出境的监管概述
第二节 货物出境的监管
第三节 货物进境的监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物进出境的监管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货物进出境的监管的相关案例。
第八章货物进出口的外汇管理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物进出口外汇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 货物出口外汇管理制度
第三节 货物进口外汇管理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物进出口外汇管理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货物进出口外汇管理制度相关案例。
第九章货物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物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概述
第二节 货物出境检验检疫制度
第三节 货物进境检验检疫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物进出境检验检疫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货物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相关案例。
第十章货物原产地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物原产地制度概述
第二节 原产地标记
第三节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物原产地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货物原产地相关案例。
第十一章反倾销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
第二节 我国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反倾销本制度。
课堂讨论:反倾销相关案例。
第十二章反补贴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国对我国的补贴
第二节 我国的反补贴立法与实践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反补贴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反补贴相关案例。
第十三章保障措施法律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国对我国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与实践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保障措施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保障措施相关案例。
第十四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
第二节 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与实践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相关案例。
第十五章 美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第二节 美国对外贸易管理法
第三节 应对外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法律措施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美国对外贸易管理法律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相关案例。
第十六章 欧盟对外贸易管理制度(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欧盟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第二节 欧盟对外贸易管理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美国对外贸易管理法律基本制度。
课堂讨论:相关案例。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中基本概念、规则、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案例分析讨论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布置案例讨论作业,;案例讨论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性,组织学生讨论,要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五、教学方法
实行案例教学,即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
考察主要采用论文方式,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课堂讨论占40%、出勤占10%、考察占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王传丽:《国际贸易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沈四宝著《中国对外贸易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1)先行课程:法律基础、经济法、国际商法、WTO概论。
(2)后续课程:国际技术贸易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
2. 讨论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讨论时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1. 课堂前组间合作 10 1. 发言内容 80
2. 课堂前组内合作 15 2. 发言时间掌握 20
3. 发言内容设计 50
4. 发言形式设计 15
5. 发言时间掌握 1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