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Biosafety)
课程名:生物安全(Biosafety)学分:2学时:32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遗传育种系
曾任课教师:王成辉(副教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自然类任选课。其教学目的是增加学生(包括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生物科学,尤其是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智力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简介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资源利用加剧,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生物和外来种入侵等对生物的生存、发展和利用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生物安全问题已上升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资源过度利用、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和转基因生物等对生物安全的危害和影响,了解生物安全在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安全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和发展趋势;生物安全的定义和范畴;生物安全对人类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理解生物安全的定义,生物安全对人类的重要性。
作业:生物安全的狭义和广义方面的定义是什么?
第二章环境变化与生物安全(10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对生物安全的危害;环境污染对生物安全的危害;气候变化对生物安全的影响。录像片《认识自然-让生命永存》系列A、B、C、D、E;录像片《战争与环境》。
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安全的危害和影响;了解战争对生物安全的极端危害。
讨论:结合所见所闻,谈谈环境变化对生物安全的危害性。
作业: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章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4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和扩散方式;生物入侵对生物安全的危害和影响。录像片《自然秘事-生物入侵》。
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入侵种的含义;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影响。
讨论:说说自己身边的外来入侵种。
作业: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
第四章转基因生物安全(16学时)
主要内容:遗传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简述;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录像片《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鱼》。
学习要求:了解转基因生物的产生过程;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内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求。
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原则与内容,如何加强转基因生物的管理?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生物安全(重点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授课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最新发生的有关生物安全的事例,结合大量图片、事例、录像等手段,辅以课堂讨论等形式,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在好奇中学习。
每次课后,部署一道相关复习题,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巩固,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多媒体讲授、录像、讨论、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课件(PPT材料)、音像教材(录像)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课堂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总评成绩:平时占30%、开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刘谦, 朱鑫泉 主编. 《生物安全》. 科学出版社,2001
樊龙江, 周雪平 编著.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与事实》.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曾北危 主编. 《转基因生物安全》.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4
方舟子 著. 《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 文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魏 伟, 钱迎倩 编著. 《转基因生物安全吗》. 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 2006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知识课程,学生有基本的生物知识即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