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动物繁殖生物学(Reproductive Biology of Crustacean)
课程名:甲壳动物繁殖生物学(Reproductive Biology of Crustacean)学分:1.5学时:24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为本科生限选课。目的:让学生了解甲壳类动物繁殖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激素对其生殖调控的影响,拓宽学生知识面,为进一步开展相应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甲壳类动物繁殖生物学基础(精或卵子的发生)、性别控制、激素与生殖调控及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等内容 。这一课程将为甲壳类动物繁殖生物的研究拓展思路。本课程中对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思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课程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当代甲壳类动物繁殖生物的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内容
images/1805713.JPG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是教师在授课前认真备课,授课时条理清晰,授课后积极分析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学生能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相关问题,在思考、提问和解答中收获更多。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中或后期放映相关录像片1至2次,每次20分种以内。布置习题1次,问题为5个左右,主要以学生提问,老师或同学一起回答的方式进行解答。
考核方法为考查,最终以提交相关综述性相关论文1篇,作为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的90%,平时占10%,平时包括出勤和作业(学生报告及回答问题等)。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Reproductive Biology of Invertebrates, Progress in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Adams TS、Wiley出版社、1998年3月 第1版.
2、甲壳类动物激素及其应用、宁黔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8月 第1 版
阅读书目:
1、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中国农业出版、1997年10月、第1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无脊椎动物学、生殖生理学和水产动物组织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本课程将突出甲壳动物的特点加以展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