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发表于 2013-1-31 09:59:53

企业经营管理(Enterprise Management)


        课程名:企业经营管理(Enterprise Management)学分:2学时:32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张勤国(副教授)王春晓1(讲师(高校))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企业经营管理也简称为企业管理。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描述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基础的组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并提供财税的一般过程、以及管理经营机制和原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体系较为宏大,本课程专为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通过简单扼要地对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结构性描述,使得学生初步在头脑中建立起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构架,从而加深对社会财富创造的理解,缩短积累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应管理经验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综合现代知识结构并增强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也可作为理工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微观组织管理的总体性学科。该课程系统描述作为重要社会组织企业的全面性管理内容,包括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领导制度和机构体制等总体性理论,同时也包括为实现企业目标和履行社会职责所必须开展的一系列基本业务,这主要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或劳务提供、技术质量以及劳动力、物资等一系列管理实务。通过该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能使学生较透彻理解企业社会经营的一般机制及相应原理,从而提高综合的社会知识为将来就业、竞争、创造社会文明服务。
   
三、教学内容
    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体系,存在很大可探讨性,考虑教学和研究的适合性,本大纲将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分为七个大章:总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力和物资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考虑到本课程主要为非经济管理类学生选修服务以及学时限制,授课内容强调简单、侧重基本概念体系的建立,以简单理论阐述结合具体事例为主进行。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安排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有企业组织的社会目标和职责,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领导制度和组织机构,及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手段等。主要知识点有:企业定义、重要的管理思想原则、领导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概念,及主要的管理方法、工具等。本章6学时。
第二章财务管理 主要内容为描述企业资金运动规律,资金的分类管理,以及资金的筹集和投资管理等。主要知识点有:资金运动一般规律、固定和流动资金概念、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等。本章3学时。
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 主要内容为市场环境研究直至确定目标市场的一般过程,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等。主要知识点有市场需求与结构、市场细分化和目标市场、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等。本章3学时。
第四章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为企业生产战略的确定,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的一般过程,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安排等。主要知识点有:生产战略定义、生产过程、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概念,以及生产类型等。本章5小时。
第五章技术管理 主要内容为以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中心的技术管理,具体包括设备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主要知识点有产品和新产品概念、技术、设备、工艺概念,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知识。本章4学时。
第六章劳动力和物资资源管理 主要内容为劳动技能、效率方面的管理,以及对于主要作为劳动对象的物资管理和相应的方法。主要知识点有:劳动定额、动作研究、定置管理、物资、物资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和需用量的确定等。本章3学时。
第七章企业信息管理 主要内容为信息管理的一般原理,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制造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方面的具体运用等。主要知识点有:企业信息、企业信息管理、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概念等。本章2学时。
四、教学基本要求。
    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两方面。前者包括相当造诣的专业理论修养和经验,后者包括教育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多个方面: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努力按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理论概念,必要的课外参考和社会感性认识,这样就能够很快理解实际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培养就业和从事企业管理的适应力。
五、教学方法
    小课时选修课应以面授为主,应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管理概念知识为基本目标,有条件可以辅以必要的实习。授课应当经常结合社会实际的生产情况,讲课中注意师生互动,启发式教育。由于课时限制,专门性案例讨论一般不宜多组织。学生课后自习阅读、作业练习也应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现代电子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及增加形象性感性认识。
六、参考教材
1、《运营管理实务》,张勤国、陈蓝荪主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王化成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朱兰论质量策划》,[美]M.朱兰著,杨文士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工业现代技术管理》,杨荣先,程荫楠主编,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前修基础课程有政治学、哲学、法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等。前修专业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及金融学知识。该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课程的深入和具体化。该课程可以作为进一步学习具体业务管理和具体技术知识的基础。            
八、考试考核方法
    考试考核以开卷考或小论文为主要形式,注重平时课堂效果和课后作业,平时成绩应占相当比重,有条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习,实习表现一并计入平时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经营管理(Enterprise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