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2|回复: 0

[经管学院] 食品经济学(Food Economics)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5: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食品经济学(Food Economics)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食品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食品产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从总体上对食品产业经济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扩大视野,掌握食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培养学生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分析食品产业的自觉意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简介
    食品经济学是以食品产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食品产业经济的目标和各个环节的研究,来说明现代食品产业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侧重于从企业的角度而非政府的角度来把握食品产业,围绕食品企业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质。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了解食品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食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食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发现并分析食品产业和企业的问题。食品经济学目前正处于形成阶段,其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还不完善。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3学时)
学习要求: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食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该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现代食品产业的特征及其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学生意识到如何通过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食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食品产业的转变与人才需求
二、 现代食品产业的特征
三、 食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现代食品产业具有哪些特征?
3. 食品科技类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食品经济管理类课程?
第二章        食品经济的基本目标——健康、营养与效率(4+1学时)
学习要求:这一章是本课程的重点,起着为食品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坐标轴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健康营养问题,从中把握食品产业经济的主题,掌握食品企业产品开发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儿童营养不良——已有成就与未来选择
一、儿童营养不良的缓解状况
二、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前景
三、儿童营养状况的决定因素
四、未来政策选择
第二节 消除隐性饥饿
一、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及其影响
二、微量营养元素的补充手段选择
第三节        肥胖症——新的健康营养问题
一、日益显露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食品与预防肥胖
三、老龄化社会食品需求与食品产业发展方向
第四节 食品企业效率与产业链管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通过食品的途径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
2、如何通过食品的途径解决微量元素缺乏问题?
3、食品开发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4、老龄化社会的食品需求与食品产业发展方向?
5、健康需求对日本、中国食品产业的影响?
案例1:由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看食品产业的发展。
案例2:雀巢如何转向健康价值产业?
案例3:宏全公司垂直整合策略
案例4:日本畅销食品开发案例
作业与讨论:食品企业产品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经验的总结
第三章        食品系统及其分析视角(4+1学时)
学习要求:这一章是本课程的理论框架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饮食生活的变化趋势和食品系统学的理论框架,并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食品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运用食品系统学的理论框架考察分析食品产业的结构变动及其影响,从而能更敏锐把握食品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第一节“食”的社会分工进展
一、饮食生活的变迁特征
二、饮食生活的外部化
第二节 食品问题的理论视角转变
一、简食品问题与农产品供给问题——农业经济学的视角
二、当代食品问题——食品系统学的视角
第三节        食品系统
一、概念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食品系统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
一、构成因素
二、要素结合的方式
第五节        食品系统的结构变动及其原因
一、消费者需求变动
二、食品产业技术革新
三、食品企业的商业行为
四、政府的政策
第六节 食品产业深化价值创造
本章复习思考题:
1、食品系统学的理论框架是什么?
2、试举例说明消费者需求变动如何影响食品系统。
3、试举例说明食品产业技术革新变动如何影响食品系统。
4、试举例说明食品企业的商业行为如何影响食品系统。
5、试举例说明政府有关食品的政策如何影响食品系统。
6、考察分析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中食产业的发展。
7、食品企业如何深化价值创造?
案例1:M型化社会成形对食品产业产生的新思维。
案例2:由日本经验看台湾冷冻食品巿场。
作业与讨论:中食产业——市场观察、变化趋势与产品开发
第四章        中国食品产业总论(2学时)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食品产业现状
第二节 中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食品产业是朝阳产业?
2.如何理解食品企业的产业链整合和延伸行为?
3.各食品产业的盈利状况与今后的职业选择。
第五章        食品加工业(3学时)
学习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国食品加工业的总体状况、战略定位和发展出路,并进一步了解一些主要的食品加工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机遇。
第一节 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历史与战略定位
一、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历史
二、中国食品加工业的战略定位
三、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出路
第二节 大豆加工业
一、行业综述
二、新的行业增长点
第三节 肉产品加工业
一、行业综述
二、肉类市场
三、        发展趋势
第四节        玉米加工业
一、行业综述
二、发展趋势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分析大豆的健康概念和市场潜力。
2、如何提升肉类产业的价值?
3、分析面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案例:雨润与双汇的产品结构与盈利比较分析
第六章  食品制造业(4学时)
学习要求:通过教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地位、特征和新业务的开展,并进一步了解一些主要的食品制造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机遇。
第一节 食品制造业的地位和特征
一、食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食品制造业的特征
三、技术革新与新业务的开展
第二节 乳品制造业
一、行业综述
二、乳制品市场
三、发展趋势
第三节 饮料制造业
第四节        速冻食品制造
一、行业综述
二、市场竞争
三、发展方向
第五节         糖果制造业
一、行业综述
二、市场竞争
三、发展趋势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近几年中国乳业市场结构变动?
2、分析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分析饮料产品发展走向。
案例1: 蒙牛乳业的赶超战略
案例2: 雅客V9的营销
第七章        食品营销与流通(3学时)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提升食品品牌价值的策略和方法,了解和掌握食品流通的现状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一节 食品品牌经营
一、食品产业品牌价值的建立
二、多品牌与品牌延伸策略
第二节 食品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互动
一、食品流通业概况
二、食品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互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建立食品产业的品牌价值?
2、如何解决食品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作业:食品创业计划书写作
案例1:家乐米业的市场拓展
第八章        食品贸易与对外投资(3学时)
学习要求:本章分析食品产业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扩张。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格局,了解日本、台湾食品企业国际化扩张的成功经验,学会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食品产业。
第一节 食品进出口
第二节 食品产业的全球化战略和构造变化
一、食品企业的海外生产动向
二、食品产业的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重组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分析日本食品产业的全球化与日本食品的输出策略。
2、分析中国食品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市场的拓展?
3、分析台湾食品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与策略。
4、分析日本与亚洲食品厂商的策略联盟。
5、从台湾经验分析如何提升中国大陆食品产业的国家竞争力?
案例1:达能的国际扩张
案例2:味之素的国际扩张
第九章         食品企业创业(2+2学时)
第一节         食品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一、宗庆后与哇哈哈
二、祝义才与雨润
第二节        食品创业计划书的写作
讨论:食品创业计划书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食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查阅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讨论课的次数应不于2次,主要安排在第2、3、9等章进行;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五、教学方法
    实行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讨论、自学、作业等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网络课堂、E-MAIL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论文方式,教师根据内容安排布置4篇左右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总评成绩: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5-20%,论文占80-85%。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教材。根据教师自编讲义或课件。
阅读书目:
1. 《食品经济》,程裕东 编著,上海水产大学内部资料,2004年。
2. 《未完成的议程——国际农业、食品和环境注册研究综述》,(美)安德森 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 《食品系统研究》,(日)齐藤修、安玉发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4. 《中国食品产业地图》,崔凯、潘亦藩 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5. 《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凯 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6. 《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王桂霞 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网站:
1、http://www.foodmate.net/   食品伙伴网
2、http://www.dashipin.com/   大食品网
3、http://www.firdi.org.tw/index.htm  (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4、http://www.itis.org.tw/index.jsp   (台湾)itis智网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为食品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没有经济管理学的基础,但考虑在已学完主要的专业课程后开设。
八、说明:
    1、食品经济学目前正处于形成阶段,其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还不完善,可参考的资料比较缺乏,授课教师可不受以上大纲的约束,展开积极探索。
    2、也可依据自己特长适当地处理课时安排或调整某些授课秩序,以发挥教师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09:25 , Processed in 0.035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