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Genetics)
课程名:遗传学(Genetics)学分:3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作为水产高等院校的理论科学,直接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相联系,是指导水产动、植物育种的基础,因此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不仅全面系统掌握现代遗传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基本实验技术,还要了解当今遗传学发展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通过讲述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把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的发展相当迅猛,已从孟德尔、摩尔根时代的细胞水平,深入发展到现代的分子水平,遗传学的分支几乎渗透到生命科学所有领域,其中分子遗传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教学中以经典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遗传的物质及细胞学基础、经典遗传学规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微生物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概念的发展和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等)为教学的重点,附以遗传学发展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使学生对当前遗传学的发展前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
images/1803108(1).JPG
实验教学内容概况:
主要做3个实验:包括鱼类染色体的制备、果蝇实验技术及细菌转化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主要仪器设备:冷冻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冰箱、培养箱、干燥箱及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指导书名称:《遗传学实验讲义》
实验项目一览表
images/1803108(2).JPG
四、教学基本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以经典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的重点,附以遗传学发展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使学生对当前遗传学的发展前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本遗传学课件包含大量的动画和彩色图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3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0%、闭卷考试占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祖洞,«遗传学» (第二版) (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江三多,吕宝忠,«遗传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陈仁彪,冯波,«医学遗传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5、陈竺,强伯勤等,«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罗鹏主编,«遗传学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张玉静,«分子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贺林等,«解码生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寿元,行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赵寿元等,«人类遗传学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11、徐晋麟等,«现代遗传学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2、盛祖嘉,沈仁权,«分子遗传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13、Benjamin Lewin, «Gene Ⅶ»,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4、Brown T A,«Genome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99.
15、Winter,G I, «遗传学» (影印本)。科学出版社,1999。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科程的前导课程是普通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本课程后可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1.遗传学的三大规律是在植物(豌豆)、动物(果蝇)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学习三大规律时,必需具备动植物学基础知识,特别是动植物繁殖、生活史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双受精、花的结构、果实等。
2.学习细菌与病毒的遗传必需具备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如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基本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等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微生物的生活史也应掌握,如链孢霉生活史
3.学习分子遗传基础章节必需具备许多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核糖核酸、蛋白质、核糖体等。
4.学习数量性状遗传时必需具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方差、标准差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