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1-30 14:52:13

海洋天然物质化学(Natural Material Chemistry of Ocean)


        课程名:海洋天然物质化学(Natural Material Chemistry of Ocean)学分:2学时:36
课程类别:专业相关选修课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甘建红(讲师(高校))吴文惠(教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中提取所得有机物质如萜类等的分离、提纯、性质等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为食品科学和海洋生物制药本科专业相关选修课,本课程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基础上重点讲授海洋生物海藻类、海绵类、珊瑚类、海洋毒素类等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应用光谱技术确定化学结构的现代方法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海洋天然物质化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技术。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海洋生物海藻类、海绵类、珊瑚类、海洋毒素类等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应用光谱技术确定化学结构的现代方法等。另外了解一些海洋天然物质化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技术。通过每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海洋天然物质的特点掌握他们在食品中的应用,为以后论文及科研提供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4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天然物质的概念,海洋天然物质的研究内容;萜类的概念及分类;质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碳谱
学习要求:理解海洋天然物质的概念,了解海洋天然物质的研究内容,掌握质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碳谱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划分萜类。
作业:划分萜类,给出质谱,划出断裂位置
第二章海洋毒素(3学时)
主要内容:河豚毒素;海兔毒素;海参毒素;海葵毒素;沙蚕毒素;其它毒素;毒素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学习要求:了解河豚、海兔、海参、海葵、沙蚕等海洋动物,掌握各种毒素的结构及结构推断;掌握各种毒素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自学: 河豚、海兔、海参、海葵、沙蚕等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
第三章甲壳素和壳聚糖(3学时)
主要内容:前言;甲壳素、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制备方法,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研究进展;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学习要求:掌握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及应用;了解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改性;理解甲壳素、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制备方法。
自学: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第四章海绵的化学成分(2学时)
主要内容:倍半萜类;二萜类;C21-呋喃萜类;二倍半萜;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
学习要求:掌握海绵中各种萜类的结构特点;了解各种萜类的结构推断。
第五章珊瑚的化学成分(2学时)
主要内容:柳珊瑚的萜类成分和前列腺素;软珊瑚的萜类成分;柳珊瑚和软珊瑚中的甾醇化合物;珊瑚中的一些其它成分
学习要求:了解珊瑚的分类;掌握柳珊瑚和软珊瑚中成分的代表物及其结构特点;了解柳珊瑚和软珊瑚中的甾醇化合物及珊瑚中的一些其它成分
第六章海藻化学(3学时)
主要内容:红藻碳水化合物;褐藻碳水化合物;绿藻与海草碳水化合物;
学习要求:了解海藻的分类;掌握海藻中几大组成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应用;了解海藻中几大组成成分的性质;
第七章海洋微药物(3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微生物的发展特点;海洋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海洋微生物的调控机制;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学习要求:了解海洋微生物的发展特点;掌握海洋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掌握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了解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了解海洋微生物的调控机制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海洋天然物质化学的基本组成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等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最新的研究进展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但进行必要的检查。
    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10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相关知识点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多媒体加板书组合式分块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七章,每章由课堂授课或加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作业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0%、出勤占10%、闭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龙康候, 巫忠德.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 海洋出版社. 1984
陈冀胜.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及展望。中国海洋药物杂志。1993,12(3):182
王长云. 海洋药物与海洋保健品的开发前景及策略。海洋信息。1997,7(9):293
刘雪莉, 钱伯初. 日本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研究简况,中国海洋药物杂志,1997,16(1):4512
施志云. 抗肿瘤的海洋药物研究进展。中国药事1997,11(1):6135
Roberts G A F. Chitin Chemistry.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92. 72
Applications of Chitin and Chitosan (ed. Goosen M F A) . Lancaster , PA: Technomic Publishing , 1997. 7
蒋挺大. 甲完素.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蒋挺大. 壳聚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李冬.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应用现状. 自然杂志.2003,25卷2期
马宁, 汪琴, 孙胜玲等. 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化学进展,2004,16(4).
肖振宇, 原续波, 盛京. 甲壳素、壳聚糖的改性. 广州化学,2002,27(2):60-64.
陈 煜, 窦桂芳, 罗运军等.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高分子通报,2005(1):94
王银松,李英霞,宋妮U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服制剂中的应用, 中国海洋药物,2003, Vol22(1):51
Davis LL,Bartnickl-Gaacia S. Chitosan synthesis by the tandem action of chitin synthetase and chitin deacetylase from M.rourii. Biochemistry, 1984,23:1065~1073
J Synowire ki. Nadin Ali. Myclia of Mucor rouxii as a sourse of chitin and chitosan. Food Chemistry, 1997,60(4):605~610
Iason T,Aggeliki M et al.Chitin deacetylases:new,versatile tools in biotechnology.Trends in Biotech.,2000,18(7):305
林伟忠. 甲壳素/ 壳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1996 , (12) :11 - 15.
周维善.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 海洋药物通讯,1979,(2) 33
刘凤云, 李赏,周艳荣等. 海洋生物毒素的药物开发前景. 生物技术通讯.2002,Vol.13(5):392
姚汝华, 周青峰. 海洋生物天然产物研究进展.1996,(5):63
林永成, 周世宁, 乐长高. 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化学. 大学化学.1996,Vol.11(6):1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等. 基础有机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所有化学类课程的后续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化学结构及应用,使学生对海洋天然物质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洋天然物质化学(Natural Material Chemistry of 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