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1-30 13:23:35

认识实习(Practice for Cognition)


        课程名:认识实习(Practice for Cognition)学分:1学时:0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所属基层教学组织: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
曾任课教师:宁喜斌(教授)
        课程大纲: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综合研究食品科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动植物生产、食品工艺、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的应用性专业,为食品企业、市场和质检机构培养具备食品检测和分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认识实习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结合前二年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进行巩固、深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对于食品工业的部分门类产品的加工工艺、技术指标、产品检测、质量管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进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毕业环节打好基础。
二、组织方式
    认识实习由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点组织,并成立专门的负责指导实习的教师队伍。带队教师为整个实习工作的责任人,全面负责实习工作。带队教师由熟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且有指导实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带队教师要组织指导教师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实习工作和学籍管理的文件制度,了解实习学生的情况。
    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提前到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进行安排和落实,根据本专业实习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基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习实施计划。在实习前要组织学生了解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时间安排和步骤,布置撰写实习日记和报告,介绍实习基地简况及实习注意事项,宣布实习保密要求和实习纪律。如有安全及劳动保护需要,实习前应通知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后,参加最后的考查。实习成绩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的评分:平时成绩(出勤考核、实习态度、质疑情况等),实习报告内容及考查成绩。
四、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images/2409953.JPG
五、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和实习计划安排,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指导教师要注意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研究指导方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组织好现场教学和技术报告与其它实习环节有机地结合。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并及时检查和评阅。依靠教学实习基地领导,搞好校企协作,巩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成果。
2.对教师的要求:
认识实习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实习全面负责,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生请销假应征得指导教师同意,按学校规定审批,否则以旷课论处。指导教师一般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有关专业课教师担任,并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审定。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课程设计进行成绩评定。
3.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和企业各项制度及规定:不得迟到早退,病假需有医生证明;无故缺席者,带队老师有权停止该生实习,并报系领导处理。在实习应注意安全。不得在厂区内蹦跳、打闹,防止滑到摔跤,不得随意触摸生产产品和阀门及设备,有问题应向在场技术人员请教。鉴于食品工厂的特殊性,在实习企业内,学生应按企业要求着装,如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
在实习笔记本上认真纪录实习的内容及数据,作好实习笔记,不能用零星纸片,实习笔记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及失密。教师及时抽查笔记本,考核前收齐,妥善处理。遵守企业有关保密、安全措施,不得随意拍照、录象,不得泄密,杜绝一切有损学校、企业及个人荣誉的行为发生。
4.对教学基地的要求:
认识实习的教学基地应与本校具有长期合作基础并签署教学实习合作协议。教学实习基地应具备本专业实习的软硬件条件,认识实习基地所从事的生产或研究领域应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认识实习基地环境适合学生实习,尽量避免学生在实习时接触高危险的化学药品、细菌、病毒等,或必须进入这类实习环境,应首先在学校报批后,采用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并有专人带队。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1.史贤明主编,《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金征宇主编,《食品安全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3.钟耀广编著,《食品安全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4.David,McSwane著,《Food Safety & Sanitation》,2000年。
5.钱和著,.《HACCP原理与实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
6.吴永宁编著《现代食品安全科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七、说明
    组织认识实习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应在实习前与实习基地取得联系,并就实习安排达成一致。
    实习基地和具体实习内容可根据客观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动,但要能够充分保证所实习的内容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和实习时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实习(Practice for 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