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渔业海洋学(Fishery Oceanography) 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海洋渔业系
曾任课教师:田思泉(讲师(高校))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渔业海洋学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渔业科学和海洋科学交叉方面的知识,掌握渔业海洋学及渔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研究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其他学科知识应用到渔业科学中的思维和能力。
二、课程简介
渔业海洋学是一门由渔业科学和海洋科学两门学科知识交叉的课程,并融入了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信息技术等,主要讲述重要经济价值(商业性开发)的鱼类或甲壳类生命史中的物理和生物过程、海洋环境变化与渔业资源的关系、渔场形成的原理和渔情预报技术、气候变化引起渔业资源变动、人类活动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渔业资源在海洋食物网中的地位,信息技术在渔业海洋学上的应用,以及我国与世界上主要渔业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情况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渔业海洋学所包括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解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专业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在讲授主要章节结束后,教师应提供不少于3篇的文献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并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时间进行文献讨论,并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本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课程论文,须阅读不少于2篇的外文相关文献和5篇以上的中文文献,教师提供主题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此外,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渔业海洋学的主要专业术语的英文词汇,教师在课堂上以即兴提问方式进行考查。
本课程安排2学时的实验,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渔业海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按理论授课、实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实验和课余文献阅读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以及网上辅导(E-mail方式);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课程论文,不少于3000字,引用文献不少于7篇(外文文献2篇以上,中文文献5篇以上)。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为课堂教授内容。
总评成绩:课程论文占25%、课堂讨论和出勤情况占25%、闭卷考试占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渔业资源与渔场学,陈新军主编,海洋传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2. Fisheries Oceanography, Paul J. Harrison and Timothy R. Parsons, Blachwell Science, 2000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建议学生在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渔业资源学》和《海洋学》。
八、说明:
本课程是为适应国际上海洋渔业学科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从原来的《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新兴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通过学科交叉和引入新知识逐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