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21-12-10 11:08:27

《墨子·修身》

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闇,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脩者也,见不脩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脩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彊,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君子战虽有陈(zhèn):以下两句是说,君子临战,虽有军阵,而以勇为本。陈,即阵,军阵。焉,句末语气词。 士:通仕。仕,进仕,为官。 置:通植。植,植立。 无务丰末:是说不能专力去做枝叶丰茂的事。无,通毋、勿,不要。用为否定副词。务,趋,专力。末,末梢,茎叶。此句之“末”与上句“是故置(植)本不安者”之“本”相对而言。 来远:招徕远地之人。来,通徕。徕,招徕,招之使来。 亲戚:此处指父母,与《非命上》:“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之“亲戚”同。又指宗族兄弟。《号令》:“父老豪杰之亲戚父母妻子必尊宠之”,“亲戚”即用此义。 业:功业,事业。 举物而闇:是说举一事而不明其理。闇,通暗。 迩:近。此处指近臣、左右。“察迩”“来(徕)远”相对而言。 君子察迩而迩脩者也:是说君子是明察近臣,从而使他们修行道德的人。脩,通修。修,修行,修德。下文“脩行”“行脩”之“脩”皆同。 见不脩行:以下三句是说,发现他人因不修行而受到诋毁,便会反躬自省的人。前“见”,看见,发现。后“见”,被,受。 此以怨省而行脩矣:是说因此怨谤必会减少而道德水准也会得到提升。此以,犹“是以”,意同“因此”。 谮慝(zèn tè):犹言谗慝,指诬谗邪恶。谮,谗,毁谤。慝,恶,邪僻。 批扞:批击突犯。批,手批,击打。扞,冲突,突犯。 孩:通荄。荄,根荄。此处指本心,初念。 诋讦(jié):诋毁攻讦。诋,诋毁。讦,攻发人私。 彊:通强。强,增强,强大。 愿欲日逾:是说(君子)匡世之志日益超迈。逾,过,超迈。 设壮:开张强壮。设,张,开张。壮,大,壮大。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是说藏于内心的仁爱情愫永无枯竭。无以,“无所以”之省,意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驯:通训。训,雅训,善言。 支:即肢,又作胑。四支,即四肢。 隳(huī)颠:毁颠,秃顶。隳,毁。颠,顶。


原边注:


此章论述君子以道德修养为本,德以律己,仁以待人,“察迩来远”,“力事日彊”。其为人之道是“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2.志不彊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脩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注释:


彊:通强。 果:成,遂。 笃:固,厚,专一。徧:即遍,周遍。辩:通辨。辨,辨别。察:审,明。 不足与游:“不足与之游”之省,是说不足以与之交游。游,从游,交游。 本不固者末必幾:是说根本不强固的,其末梢必危殆。幾,微,危。 雄而不脩者其后必惰:是说雄强自恣而不修德行的人最终必定以怠惰无果而收场。雄,雄强,此处指强梁。惰,怠惰,懈弛。 原:同源,水源,源头。 秏:同耗,减损,败坏。 徒:空,独,但。 伐:自伐,夸耀。 虽劳必不图:是说虽劳苦却一无所获。图,谋取,取。 此以:犹“是以”。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是说言语不可专力求其繁复而专力求其理智。 文:饰,文采。 彼智无察:是说既没有理智又不能明察。彼,通匪,即非。 在身而惰:是说空存其身而懒惰成性。在,存。惰,原作“情”。从孙诒让校改。 反其路者也:是说其所欲求与实际效果必定南其辕而北其辙。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是说善举如非以真心为本便不能久留。主,本。 行莫辩于身者不立:是说行为如非自身明于正误便不能立住。辩,通辨。辨,辨别,明。 名不可简而成也:以下两句是说,名声不能轻易赚取,信誉不能便巧建立。简,简易,轻易。巧,便巧,诈伪。 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是说有道君子是躬亲践行言诺的人。戴,通载。载,负载,此处指履践。 思利寻焉:是说注重考虑私利。寻,重。 忘名忽焉:是说忘记树立名节,怠忽以处之。忽,怠忽,轻忽。


原边注:


此章论述君子必志强智达,言信行果。秉承“以身载行”之教,“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时刻不忘树立名节,造福社会。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为友”,与《尚贤下》中“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意旨相通贯。


点评:


本篇论述士应增强自身修养,成为“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的君子,而君子又必以“行为本”,“以身载行”。向把“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训”作为崇高理想,并“畅之四肢,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的圣人看齐。显见,“富则见义,生则见爱”和“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透射出“兼爱”思想的光芒。



作者:姜宝昌(解读)


出处:《墨子(节选)》,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墨子·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