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回复: 0

孟子·公孙丑上3.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1],则拜。大舜有大焉[2],善与人同[3],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4]。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5]。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


[1]禹:儒家推崇的古代先王,曾奉舜命治理洪水,后成为夏朝开国君主。 [2]有:同“又”。 [3]以上两句意为,伟大的舜更了不起,善于与他人分享善。同:犹“共”。 [4]以上两句意为,从农夫、陶工、渔夫一直到成为天子,没有一项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 [5]以上两句意为,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就是促使别人一起行善。与:帮助;赞许。


原边注:


我取他人之善,是亦助其为善矣。


点评:


本章论“与人为善”。子路、大禹、舜的共同特点是乐于向他人学习,向他人请益,“取诸人以为善”。这里的“善”是指人们在后天行为中形成的善言、善事、善行,而不是善性,但它又可以完善、充实我们先天的善。孟子特别指出舜“取诸人以为善”,向他人学习善,反过来又促使他人积极行善,这样人与人之间便会相互激励,共同追求善,这就是“与人为善”。



作者:梁涛(解读)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13:25 , Processed in 0.0561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