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3|回复: 0

李觏《璧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赏析:


宋代有些诗人的作品,有言意俱尽之弊,稍逊唐人。但对世上事物的评价,往往是相对而言的。这首《璧月》诗咏常见之景,风格沉挚,寄托遥深,是宋诗中能继承唐人一脉的作品。


月圆如璧,又出现于暮山之上,而此时的素娥心事诚有难以言说者。“问应难”三字意味颇丰。东坡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此事本不问亦可知,而竟然问之,则此事诚有不易说或不堪说之难。月有阴晴圆缺,是事物之常,本不难说,若问人心间之事,则有难乎为言者。今以世间之事问天上素娥,素娥岂能说乎?


次两句,仍在咏月,句句不离所咏之物,而句句倾诉情怀。深知离别之苦者,当是世人,但饱含深情者却不在人间,即情之深者应为世人,而实非世人。此非真谓物有情,只是想说出世人无情而已。此处无此理却有此情。方诸,古名阴燧,亦称阴鉴,鉴燧,古代于月下承露取水之器。远古用蛤壳,后用铜铸。铜铸方诸,可以照人,其圆如月。唐陆龟蒙诗:“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飞燕外传》:“真腊国献万年蛤,光彩如月……飞燕以蛤置帐中,常若满月。”远古取水用于祭祀,汉时承露盘即其遗制,而用于调药。


圆缺,以小者言,曰悲欢离合;以大者言,曰世运兴衰。关心悲欢离合,为个人哀怨;而关心世运兴衰,则为仁人用心。前者人皆能之,后者则不多见。


方诸的有泪如珠,并非因为它自身困苦,它本为无情之物,亦如诗人并非为自身忧苦,诗人一身又何足论?此泪自是万人愁苦之所凝聚,化而为仁者之泪。方诸形如璧月,故此处方诸、璧月无所区别,说方诸含泪,则说璧月含情,遍照人间哀苦。璧月有泪而人竟无情,此诗人之所以浩叹也。


世上最能理解圆缺兴衰之苦的,看来“只有”方诸而已。愤世嫉俗之言,而以凄婉之语出之,其感慨也深矣。


(孙艺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23:03 , Processed in 0.0554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