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4|回复: 0

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赏析: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宋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似到过华州。此时的张先已年过六十,然而精力旺盛,诗兴不衰。王安石曾评价张先:“留连山水住多时,年比冯唐未觉衰;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筒还肯寄新诗。”本诗表现了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感受,抒写了一种高妙的情致。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了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体,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势。经过一番新雨的洗刷,临溪的屋宇仿佛平卧在水面上,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浮萍破”,由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极细小而不易被察觉的物象。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草声是极微弱的声响,这种以动衬静的笔法,非常有趣。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颈联更进一步,把一种静趣深化到禅悟的境地。“入郭僧寻尘里去”,反衬出眼前这个地方是离俗之境,远却尘嚣。“过桥人似鉴中行”,溪水照彻人影,且照彻了人的内心,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两句余味悠然,又与首句“积水涵虚”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


(许理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01:12 , Processed in 0.0417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