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回复: 0

邵雍《插花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赏析:


这是一曲自得其乐的醉歌。“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是年过花甲的诗人。头上插花,手持酒杯,杯中酒又浮现出花枝的影子,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为何会这样陶醉?颔颈两联以醉歌的形式给出答案。一生度过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一世为三十年),亲眼见证了真、仁、英、神四朝的盛世,加之自己身体健康,又逢满眼芳菲的好时节,诗人的心完全被幸福填满了。诗人笑眯着醉眼,看了看面前的酒杯,杯中倒映着花影,面对这花、这酒,这位处在盛世中高龄且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乐事都好像被呈现到了眼前,怎能不大醉方归呢?


本篇与崇尚典雅的传统五、七言律诗相比,风格显然不同。看似与白居易诗歌一样都有语言通俗的特点,其实和白诗并非一路。白诗在平易中仍包含着高雅的意境,邵雍这类诗则表现了一种世俗的情怀。它纯用口语,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带一些打油诗的意味,具有幽默感和趣味性。诗格虽不甚高,但有一种和乐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固然与表现内容有关,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老人白发上簪着红花,怡然自得对着酒杯,这一形象给诗带来一种和乐的气氛;语言顺畅,“花”“酒”等字反复回环出现,也显得和乐遂意;颈联“况复”“那堪”等词语的运用,末联“争忍……不”的反诘句式,都能把气氛步步向高潮推进,让人读后便有那种击壤而歌的意味。对于这类诗,虽不会有盛唐诸公作品的宏伟气象,但尚能近于“安闲弘阔”(《颐山诗话》评邵雍诗)。从中不难窥见北宋开国后“百年无事”的升平景象,与时人安度一生、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余恕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04:52 , Processed in 0.0790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