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回复: 0

文兆《宿西山精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杉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赏析:


我国以“西”名山者甚多,大都以所在方位来定。此诗之“西山”本名“西岩山”,坐落在浦城县(今属福建)西,西山精舍即在其上。这首诗也许是僧文兆云游到西山,宿于此精舍时所作。


首联点题并抒感。第二句中“兴”字,《瀛奎律髓刊误》本作“称”,体味诗意,应作“称”。文兆乃僧人,一路游方;又是诗人,故又贪于观赏景色,待他来到西山之时,早已夜色苍茫了,便乘兴歇宿在西山精舍中。一入精舍,他的最强烈的感觉便是“静”。佛家本以“清静”为本,因此他随即感到,此处之静寂,与自己的“寂寥心”正相符。首联两句,已含蕴着他对西山精舍的好感。


既然这里如此称心宜人,他便不忙着就寝,决定先走出户外,好好领略一番。中间两联便具体描写这个“静”境。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他独自一人,慢慢在精舍内的一条小路上散步,看到老松、老杉森然排列在路的两旁;时已三更,除他而外,寂无一人,唯见天空之中,雪花裹着雨丝,纷纷扬扬,向人脸上飘来。真是万籁俱寂啊,便是连那松杉之“老”与雨雪之“深”,似乎也透发着不尽的“静”意。颈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他又从小路尽头折了回来,徘徊在户外。此时,草堂之中,僧人们早已语息入眠了,唯有云阁那边,隐隐传来低沉的磬声。夜深人静,兼有风雪,故磬声自“沉”;然低沉磬声尚能传入耳鼓,益发衬出精舍之静。


这种幽静境界,令他欣羡不已,他便想长栖于此,从此不归!继而转念自己是游方僧,四海为家,焉能不归?因而尾联便道:“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作为一个僧人,固然未能久栖于此,但作为一个诗人,听说西山精舍外双峰奇绝,那么待明晨天亮时,可要饱览一番。


这首五律首写“静”感,中间展开,具体写“静”,尾联先呼应开端,写爱其处而欲栖未遂,再宕开一笔,预作明晨打算,可谓意脉相连又开阖自如了。另外,这首僧人之诗,虽微有禅味,却因平易流畅,不事雕饰,而诗味更浓,故清人纪昀说:通体“气韵翛然,无刻画龌龊之习”,堪谓的论。


(周慧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15:17 , Processed in 0.0381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