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0

长安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来百二秦之形,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


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


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作者:金· 李献甫)


作者简介:


李献甫(1195—1234),字钦用,河中(今山西永济)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登进士第,历行台令史、镇南军节度副使等职,死于蔡州之难。博通经史,尤其擅长《左氏春秋》和地理学,有《天倪集》。


点评:


此诗当作于蒙古军队大举攻入秦地后,诗歌描绘了秦中经受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愤懑感伤之情。


诗歌开篇首先以写实手法设置悬念,一向熙来攘往、被视为名利之途的长安不见行人车马,甚至已经是荆棘丛生。接着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长安道上“黄尘不起生榛荆”的原因。关中高山大河的险要地形在元军的进攻下已无法成为天然屏障。“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是进一步的分析,造成长安破败、山河破碎的真正原因是金朝军队只想活命,不思御敌的的行径。“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将金军将士的贪生怕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正是因为他们的软弱无能,兵火之后长安一带呈现出凄凉萧瑟的景象:黄尘漫天,遍野鸡鸣。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泪如雨下,悲悯长安城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诗歌写得苍劲有力,充满真情实感。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0:33 , Processed in 0.0378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