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4|回复: 0

韩幹画马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幹之马四。其一在陆,骧首奋鬣,若有所望,顿足而长鸣。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择所由济[1],跼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顾,若以鼻语,后者不应,欲饮而留行。以为厩马也,则前无羁络,后无箠策;以为野马也,则隅目[2]耸耳,丰臆细尾,皆中度程[3]。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4]。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5],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6],聊以卒岁而无营。

注释:
[1]择所由济:选择渡河的地方。济,渡河。 [2]隅目:眼眶棱角分明。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一说斜着眼睛看。张衡《西京赋》:“隅目高眶。”薛综注:“隅目,角眼视也。高眶,深瞳子也。” [3]皆中度程:全符合良马的标准。 [4]“临水”句:表明行为高洁,不同世俗同流合污。濯缨,清洗冠带。《楚辞·渔父》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 [5]“友麋鹿”句:回到大自然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年,人的自然寿命。 [6]优哉游哉: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样子。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赏析:
韩幹是唐代著名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善画人物,尤工鞍马,深得王维的推重。他是画家曹霸的弟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说:“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他曾为唐玄宗画马。赞,是一种文体,多用于褒扬赞美,与“颂”体相似。从内容说,有史赞(词兼褒贬)、像赞(或称“真赞”,赞颂人物)、杂赞(褒美文章、书画等)之分;就形式说,有散文和韵语之别。本篇韩幹画马赞,用散文笔调的韵文写成,属于杂赞小品。
首句点明画面马数,而后分别描述四匹马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神情。其中一匹在陆,一匹欲涉,两匹在水中。简明的交待之笔,既点出群马的空间背景是在旷野的水陆之间,又显示四马在画面中的布局,表明这是一幅“群马渡水图”。画赞在大体说明了画面构图的基础上,用极为简洁精当的语言,刻画了四匹马各具特点的动作性形态:有的“骧首奋鬣”,有的“尻高首下”,有的“反顾”,有的“欲引而留行”。可说形态生动,各具个性,准确地再现了韩幹的群马图,正如作者在《韩幹马十四匹》中所说:“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这篇画赞的妙处,还在于作者不仅写出了群马的形态,而且再现了它们的精神。如写在陆的那匹,除“骧首奋鬣”这一画中可见之形外,更写其“若有所望”的神情、“顿足”的动作和“长鸣”声响;写在水的两匹,除“前者反顾”这一形态刻画外,更用“若以鼻语,后者不应”,表现出仿佛两马互相在进行感情的交流。借助于这些传神之笔,简直把画面中的马完全写活了。
这篇画赞尤其精妙之处,更在于作者由绘形传神进而写出群马的气韵和风度。它们既不像头带羁络的“厩马”,而又体态中度有别于“野马”。它们无营无求,无拘无束,从容闲暇,潇洒自得,犹如贤大夫贵公子解带脱帽、临流濯缨,神态极为飘逸。这一精湛的比喻,可谓深得韩幹马图的神韵。“遂欲高举远引”而不可得,只好优游卒岁等语,以观画而诱发的幽想逸思,更进一步地摹写出韩幹笔下神品超拔旷远的精神内蕴。
这篇画赞不足一百六十字,以极其精粹简赅的文字把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转化为语言艺术,不仅真切地再现了画面中诉诸视觉的形象,而且传达了它耐人品味的风神,更进而写出了原作的画外意蕴,所谓“画中景,画面韵,画外意”。摹写准确,尽其极致,体现出了苏轼画赞的高妙入神。
(刘乃昌 高洪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0:37 , Processed in 0.0566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