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4|回复: 0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作者:明·李攀龙)


作者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顺德知府、陕西提学副使、河南按察使等。明代“后七子”之首。有《沧溟集》。


点评:


此诗作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秋末。李攀龙即将从陕西辞官归乡之际,登西岳华山游览。他登上华山绝顶、俯瞰秦川汉苑,逸兴遄飞,写下了《杪秋登太华山绝顶》七律四首,这里所选是其中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华山的山势雄峻与秦川汉苑的秋色风雨,抒写了个人探究社会人生与自然奥秘的情怀,境界开阔,笔力雄健,为明代诗歌中描写华山的名篇之一。


首联用一问语,烘托出山势雄伟壮观;云“真探”则表明登临华山绝顶,透露出夙愿得偿的愉悦。下句则言时隐时现的三峰,今日为迎接诗人的到来争雄斗奇。颔、颈二联用笔豪健,一展华岳雄视关中平原的宏阔气势。“苍龙”,苍龙岭,高峻狭长,青翠苍郁,如龙横卧,半挂天际。亦可说星宿遥挂苍穹,繁星闪闪,奇丽阔美。“石马”,秦汉宫苑的石质雕塑,已历经风雨沧桑。至此,登临之初的愉悦转为怀古伤今的感慨。诗人遥想历史风云变幻,纵展眼力,只见秦川开阔,秋色一望无余,天高气爽,红日西挂。尾联转而思索人生,“突兀”本可形容山之高耸,此处移写人的兀傲,由山及人,正显露这一转折的轨迹。作者作为“后七子”之首,名噪当时,故也意气凌盛,睥睨世人,可是登临华山看到华山之高能涵容无限天地、广袤平原时,不觉爽然自失。其自愧自省之情,颇能启人深思。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0:31 , Processed in 0.039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