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回复: 0

秦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


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


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


蓝水在右丹水左,中分星野凌天河。


唐昌黎伯伯曰愈,雪中偃蹇曾经过。


于今破庙兀千载,岁时尊俎祠岩阿。


关中之游已四度,往来登此常悲歌。


仰公遗像慕其德,谓钝可厉顽可磨。


由汉迄唐道谁寄,董生与公馀无它。


公之文章若云汉,昭回天地光羲娥。


文生于道道乃本,后有作者皆枝柯。


惟文惟道日趋下,赖公崛起蠲沉疴。


我昔刻厉蹑前躅,百追不及理则何。


才疏力薄固应尔,就令有得必坎坷。


观公所造岂不善,犹然举世相讥诃。


是知白璧不可为,使我奇气难英多。


便欲从军弃文事,请缨转战肠堪拖。


誓向沙场为鬼雄,庶展怀抱无蹉跎。


生平渴慕矍铄翁,马革一语心渐摩。


非曰发肤有弗爱,涓埃求补邦之讹。


班超素恶文墨吏,良以无益徒烦苛。


谨再拜公与公别,束卷不复事吟哦。


短衣长剑入秦去,乱峰汹涌森如戈。


(作者:清·谭嗣同)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浏阳)人。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诗歌风格豪放,有《莽苍苍斋诗集》等。


点评:


此诗作于光绪十五年(1889)谭嗣同二十五岁赴兰州途中。全篇采用七古歌行体,纵横捭阖,洒脱恣意,淋漓尽致地描摹山水,抒写情怀。开篇即夸饰渲染秦岭山水的奇险:秦岭雄峻,峰峦跌宕,如狂澜欲倒,骏马驰骤,极尽秦岭群山动态之美,从而体现出秦岭的雄浑高峻、大气磅礴;蓄势铺垫之后,由秦岭韩愈祠引发对韩愈文统与道统的评说,抒发自己对韩愈的仰慕向往之情。篇末以韩愈遭受世人之谗毁,“使我奇气难英多”,从而引出自己的真正志向,即不再效法韩愈为“文墨吏”,而是要如班超、马援等辈投笔从戎,马革裹尸,誓为鬼雄,以武力抵御外强的侵略。因此尾句“乱峰”亦被诗人视为戈矛,气势愈见恢弘,烘托出尚武从戎的气氛。此诗雄健高放、风骨凌人,其根源正在于谭嗣同秉性气质之刚毅豪爽,得之于西北艰苦生活磨砺出来的强悍之气,以及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追求理想的高远志向与昂扬向上的慷慨意气。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5:59 , Processed in 0.0582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