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0|回复: 0

南歌子(悔嫁风流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0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悔嫁风流婿,风流无准凭,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归来沈醉,千声唤不应。 回觑帘前月,鸳鸯帐里灯,分明照见负心人。问道与顷心事,摇头道不曾。

注释:
1《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毛先舒《填词名解》以为原名《南柯子》,言调名是“采唐谆(原书误,应为“淳”)于棼至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事。”此说似欠当。《教坊记》所载曲名皆玄宗时或以前所有,而李公佐《南柯记》大约作于德宗时,可知《南柯子》不是原名。《南歌子》调本属南音。张衡《南都赋》有:“坐南歌兮起郑舞”,调名可能取义于此。任半塘说:“敦煌卷子内有本调之舞谱,其为舞曲可知。”
2 悔嫁风流婿:嫁,原作“家”,据王重民校改。风流婿,指行为放荡,玩弄女性的丈夫。
3 无准凭:指行为败坏,没有什么道德标准的约束。
4 攀花折柳:指猥娼伴妓,招惹女性的行为。
5 回觑:回头看。
6 鸳鸯帐:绣着鸳鸯的锦帐,指夫妻同居之处。
7 顷心事:一心向往之事,犹言如意事。这里指夫妻恩爱之情。顷,通“倾”。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个薄命女子的“闺怨”。怨的是嫁了个风流放荡的丈夫,整天寻花问柳,酗酒鬼混,把纯贞的夫妻恩爱竟视为乌有。全词通过对负心汉的指斥,表现了古代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和痛苦。艺术上采用“独白”的手法,表达薄命女子内心的怨恨,言辞恳切,如诉如泣;怨情曲尽、痛彻心肺;极富感染力。

说明:
敦煌曲子词多创作于晚唐五代间,但因作者及创作时间难以准确考证,故暂归类于五代十国时期。

(南开大学文学院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19:14 , Processed in 0.0391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