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回复: 0

隋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09: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炀帝堤边柳,凋零几度秋。
蝉声悲故国,莺语怨墟丘。
行殿基何在? 空江水自流。
行人休折尽,折尽更生愁。

注释:
1 选自《名媛诗归》卷三十,标题一作《陌柳》。
2 炀帝堤边柳:一作“炀帝宫中柳”。
3 怨墟丘:一作“怨荒丘”。
4 行殿基何在:一作“行殿基仍在”。
5 折: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折尽更生愁:一作“春日更生愁”。

赏析: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开辟了八百里的江南河,凿通了两千里的通济渠,只是为了到江都行宫去玩乐。著名的行宫栽柳,令人瞠目。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可见当年规模之大了。端淑卿虽是女子,她的《隋柳》,却能别开生面,把一首写景的小诗,赋予深刻的哲理,于淡淡的哀怨之中,寄寓着对炀帝荒淫亡国的沉痛。千年历史,几度春秋,那“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白居易《隋堤柳》)的繁华,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只是西风残照下凋零已尽的瑟瑟宫柳。“蝉声悲故国”,是因为故国已变墟丘。殿基犹存,行宫无觅,只有当年载过炀帝舟楫的江水,依然在不停地淌流,好像在讲述着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故事。秋风萧瑟,岸上垂柳早已凋零,“行人休折尽”,劝经过的行人们不要把残柳折尽,折尽更会让人心生愁怨。诗人的高超,就在于把眼前细小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残柳、墟丘、悲蝉、怨莺、行殿基、空江水,都是眼前的平凡物事,经过艺术的组合,构成了特定的意境,造就了凄婉的气氛,也就具有一种扣人心弦的感染力量。诗人的高超还在于,在对平凡景物的描述中,不动声色地对历史人物的功过给予揭示,发人深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5 19:46 , Processed in 0.0430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