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回复: 0

药师详解青霉素皮试的5个误区,您中招了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在使用青霉素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我们经常会听人说“青霉素皮试阴性,肯定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曾经青霉素过敏,就一定不能用青霉素”“以前用过青霉素没事,可以不做青霉素皮试”……说到这里,您可能对青霉素皮试存在一些误会。现在就请药师为您一一解析。


误区一:青霉素皮试后仍有可能过敏,皮试无意义


青霉素皮试能够有效预测速发型过敏反应,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以,我们在接受青霉素类药物前,应该进行皮试。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推荐过敏反应根据症状出现的时机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反应会让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皮试是目前预测青霉素类药物速发型过敏反应最为快捷、敏感和经济的方法,而迟发型反应尚无有效的预测方法。


科学、规范的青霉素皮试对成人和儿童的速发型反应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7%至99%。也就是说,如果青霉素皮试阴性,患者发生速发型反应的可能性仅有1%至3%,有效降低了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如果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那么他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发生速发型反应的可能性为50%或更多(33%~100%,无阴性对照情况下假阳性率更高)。


误区二:青霉素皮试阴性肯定不会发生过敏


目前我国只有代表次要抗原决定簇青霉素G的皮试液,无代表次要抗原决定簇的其他成分及主要抗原决定簇成分的商品化皮试液。以青霉素G进行皮试,仅可预测90%~95%次要抗原决定簇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


另外青霉素皮试只能预测“皮试当时”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诱发速发型过敏的青霉素IgE抗体,对迟发型过敏反应无预测作用。


所以,如果青霉素皮试阴性,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误区三:既往青霉素皮试阴性,今后无需再做皮试


既往青霉素皮试阴性者,若因疾病需要再次使用,或者在一次疾病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批次,都要再次进行青霉素皮试。


误区四:皮试阳性或有过敏史,今后都不能用青霉素


青霉素皮试仍有近半数为假阳性:由于皮内注射操作时,针头粗钝或注射过深对皮肤刺激大、注入药量过多、皮试液放置过久等;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未待其干燥就进行皮内注射;被试者对消毒液过敏;结果判读不准确;缺乏阴性及阳性对照试验等情况,均可导致假阳性结果。


青霉素过敏患者,其体内特异性IgE抗体可随时间发生自然衰减。过敏患者50%在5年内不再过敏,80%在10年内不再过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过敏患者可能失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可以安全使用青霉素。所以,青霉素皮试阳性或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并不意味着以后都不能使用青霉素,今后仍可进行青霉素皮试,评估能否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替代方案。


误区五:皮试阳性就是“青霉素过敏”


临床上遇到的大部分自述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实则为青霉素皮试阳性。我们在向医生提供药物过敏史时,不应该表述为“青霉素过敏”,准确表述应为“曾经青霉素皮试阳性”。


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过敏反应多久之前发生”“当时使用了多大剂量”“是口服还是静脉”“当时还使用了哪些药物”等情况,并详细描述当时的症状及严重性,以便医生进行医学决策。(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林爱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06:54 , Processed in 0.0345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