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6|回复: 0

“吃荔枝开车会被查出酒驾”“暴雨水污染不能吃杨梅”……这些你又信了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气越来越热,杨梅、荔枝、西瓜等水果广受欢迎。虽然水果美味,但与此同时,与水果相关的传言也再次传播,让人困扰,比如“吃荔枝后开车会被查出酒驾”“荔枝一颗酒驾,荔枝三颗醉驾”“暴雨水污染严重,不能吃杨梅”“有人吃杨梅感染SK5病毒死亡”“上海南汇8424西瓜暂时别吃,有人吃了感染H7N9病毒死亡”……






其实,所谓的“吃水果会感染SK5、H7N9等病毒”的说法,上海辟谣平台早已多次辟谣。


自2016年以来,每当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些老谣言就会在网上传播起来。今年,谣言的抬头变成了“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和“贵阳医学院”,而内容几乎不变,算来已有多个版本。


要甄别这类谣言并不难,只需记住以下这个格式。



XX医院:昨天(未标明具体日期)凌晨X点XX分,XX名男/女生感染XX病毒死亡,最大的XX岁,最小的X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X台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XX,目前有XX个已感染。XX地出现一个,XX地出现一个,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发。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看了快转。帮别人等于帮自己。



大致符合这个格式的网传消息,基本就能判定为谣言。


“下暴雨导致水污染严重,所以不能吃杨梅”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包括酸、碱、氧化剂,铜、镉、汞、砷等的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雨水本身不仅不会造成污染,还能将地表的污垢冲刷干净。


下雨时,雨水和泥土混合使得清水看起来变浑浊,这并不是水污染。除非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才会形成酸雨。


至于“吃荔枝后开车是否会被查出酒驾”的问题,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但属“瞬时爆发”,不必担心会被误判酒驾。据测试,刚吃完荔枝就去做酒精呼气检测,酒精含量确实可以达到酒驾范围,但每个人体质不同酒精含量也不同,要等到10分钟左右酒精才会完全分解。


不只是荔枝会如此,包括葡萄、菠萝蜜、榴莲等水果都会这样。原来,这些水果含糖量高,外部有果皮包裹,它们从果树上被采摘下来以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小,水果内部细胞缺氧,开始增加其无氧呼吸的速度,由此产生乙醇,也就是俗称的酒精。而水果采摘下来后堆放在一起,在包装转运中会产生无氧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容易产生乙醇,且吃荔枝后,口腔细菌中的酶也会刺激酒精的产生。


不过“吃荔枝导致的酒驾”和“真正的酒驾”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交警部门表示,食用荔枝后口腔酒精浓度属于“瞬时爆发”,等待5到10分钟后,浓度会下降到安全值范围。遇到类似情况,司机可与交警解释清楚进行二次检测即可,民警不会因驾驶员吃水果而误判为酒驾。吃荔枝后喝水漱口,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同时建议大家开车的时候不要吃荔枝、葡萄、菠萝蜜、榴莲等水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19:39 , Processed in 0.049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