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回复: 0

14.7%的武汉猫群感染新冠,纽约老虎也中招!这是要灭了猫科的前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物比人类更早来到地球,和冠状病毒是老相识了。冠状病毒必然是先感染动物,只是人类刚知道。


已知的冠状病毒有15种,其中7种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类,3种高危致病的即是SARS、MERS和新冠病毒。




SARS曾有过人传猪现象。2005年3月,华大基因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教授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Transmitted from Human to Pig,揭示了SARS流行后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




再换个思路想,如果动物都不感染人类的病毒,我们开发疫苗的时候,动物实验又该怎么做呢?(新冠疫苗的小鼠实验两个路子,一个是让小鼠转入人类的ACE2基因,另一个是使用增强感染技术确保可被感染。)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猫也可以感染新冠病毒。




在香港出现第一例宠物狗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后,就引发了一波遗弃宠物的现象,甚至导致有些宠物惨遭杀害,让不少人痛心不已。




实际上这只狗只是个例,对于新冠病毒到底能否感染家养动物?家养动物会不会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都缺少更进一步的研究。


直到3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等人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研究论文,才为这些疑问提供了一些线索。




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在雪貂和猫中复制效率较高,而在狗、猪、鸡和鸭中复制能力微弱,此外还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猫之间传播。






对于猫是否易感新冠病毒,4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研究团队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参考。




研究团队抽取了武汉地区143例猫的血清(其中102例是疫情暴发后采集的,39例是疫情暴发前采集的),通过ELISA检测显示,疫情暴发后采集的102例猫血清中,有15例(14.7%)呈现阳性,疫情暴发前采集的血清样本抗体滴度均呈现阴性。


在阳性样品中,有11份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中和抗体,其中主人为新冠肺炎患者的3只猫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这表明高中和抗体滴度可能是由于猫与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紧密接触所致。




研究团队在这份研究中表示,猫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是由于人将病毒传给了猫,同时还提醒,此结论仍需对疫情暴发前的猫进行大样本调查来核实。此外,此研究还表明,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从猫传播给人类。(上述两篇文章目前仍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上,未经同行评议。)


因此:


1.目前来看,猫确实能感染新冠病毒,但是这并不代表武汉14.7%的猫群已感染新冠病毒。且这些猫只是证明被感染过产生了抗体,而体内可能已经不携带“活病毒”(商业试剂盒检测为阴性)。


对于第二篇研究论文,许多自媒体的误读造成了不小的恐慌,网络上甚至出现鼓励大家遗弃猫、捕杀流浪猫的呼声。为此作者团队发表声明,表示尚无证据表明猫群大面积感染,呼吁大家不要过于恐慌,并反对遗弃猫的行为。


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金梅林也在采访中表示,检测的对象是可疑的、存在风险的猫,并不能代表所有猫群。


2.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宠物会传染新冠病毒给人类。正常家养的动物,在不接触传染源的前提下,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并不高。


3.上述两个研究都存在样本量太少的问题。样本量不足,容易导致研究结论有所偏差。我们应该警惕所有潜在的风险,但不能因为恐慌而随意践踏生命。


从2003年被SARS感染的果子狸到今天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几种动物,我们可以看出,病毒传播不分人种和物种。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弄清楚病毒的传播路径和易感动物,对疫情防控有极大的意义。这些研究也提醒了我们疫情防控措施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类。但是!我们不应随意弃养宠物,更绝不能肆意虐杀宠物。


我们对宠物采取正确的防疫措施应该是:


1. 先保证自身不被感染,做好防护,不让自己成为宠物被感染的最大潜在危险。如果是患者或疑似患者,应避免与宠物接触。


2. 减少宠物接触外界传染源的机会,尽量让宠物居家。如若宠物出现疑似症状,可对宠物进行隔离,并做好自身防护。


3. 不管是人还是宠物,尽量不要与野生猫、狗接触,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清洁。(此作品由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07:08 , Processed in 0.0346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