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回复: 0

全球首个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多中心临床结果发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报讯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下简称瑞金医院)牵头、全国16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分中心参与的全国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硫酸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联合羟氯喹的治疗不能带来病毒转阴的额外获益,且存在一定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即试验结果不支持对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联合使用羟氯喹进行治疗。


羟氯喹作为抗疟疾药物和抗炎症药物,已在感染科和风湿免疫科应用多年,但尚无临床研究验证其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存在疗效,也缺乏安全性数据。瑞金医院牵头的该项临床研究,在核酸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探索高剂量羟氯喹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据介绍,本研究共入组了150名核酸阳性的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羟氯喹联合标准治疗组(75例)和标准治疗组(75例),标准治疗组给予新冠病毒感染指南所推荐的标准治疗,羟氯喹联合标准治疗组则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高剂量羟氯喹(第1~3天,硫酸羟氯喹1200毫克/天,后续800毫克/天,轻中度患者疗程14天,重症患者21天)的治疗。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处于疾病后期,从患病到入组开始使用羟氯喹的平均时间是16.6天。


28天的核酸转阴率在羟氯喹联合标准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5.4%(95%CI为73.8%到93.8%)和81.3%(95%CI为71.2%到89.6%)。安全性方面,标准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而羟氯喹联合标准治疗组为30%。最常见的羟氯喹相关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10%)。但两组都无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是全球首个多中心的羟氯喹随机对照治疗轻中度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为羟氯喹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定位提供了最真实和确切的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36/bmj.m1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13:57 , Processed in 0.0338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