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回复: 0

科技加持 封堵圩堤决口更高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昌江流域水位迅猛上涨,鄱阳县问桂道圩、中洲圩日前发生溃决。为封堵决口,连日来,中国安能建设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利荣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鄱阳湖区抗洪抢险一线。


“昨晚23时8分,经过83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我们完成了对问桂道圩堤127米决口的封堵作业,目前正在对堤身进行加高加固。中洲圩堤决口封堵作业正在进行中,预计大概需要一周时间。”张利荣7月1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


精细测量 制订封堵方案


险情就是命令。接到决口封堵任务后,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迅速从江西南昌、江苏常州、福建厦门调集400余名抢险人员,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在内的52台(套)装备连夜驰援现场。


到达现场后,抢险人员首先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包括测量决口宽度、水位和流速、地形等,了解施工场地和交通情况,进而设计封堵决口的抢险方案。


“在现场测量中,我们用到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机器测量的效率是人力的数十倍甚至更多,同时测量的精准度更高,有助于更快地拿出具体抢险方案。”张利荣介绍。


由于漫决处上游公路被洪水淹没,问桂道圩堤的封堵只能选择在下游这一方进行。在桂道圩堤抢险现场,抢险人员采取“堤头裹头保护、石碴戗堤进占、黏土抛填闭气”的机械化单向立堵战法,进行封堵作业。


“裹头保护主要指在溃口堤头周围抛填石块、钢筋笼等以稳固堤头,防止溃口进一步扩大。然后从一侧堤头沿原堤防轴线往水里抛投填筑石渣等,不断向另一端堤头延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孙东亚解释道,溃口合拢后,仍需在戗堤迎河侧抛填黏土材料,起到防渗和稳定戗堤作用。


实时监测 动态调整现场施工


为了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情况,抢险人员还采用自动水位计、雷达流速仪、无人机等装备进行监测,对戗堤高程、抛投物料等进行动态调整。


圩堤决口后,内外水位有高差,自动水位计主要用来监测水位变化情况。张利荣介绍,如果水位上涨,需要提高戗堤的高度,确保其高出水面50厘米左右。


水流流速也是个很重要的监测指标。一旦水流流速快了,为避免抛投物被冲走,抢险人员需要调整抛投物,将普通的石渣料换成相对不容易被冲走的大石块,或者是加快抛投的速度,确保投下去的物料能够站稳。


在抢险现场还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无人机可以俯瞰整个封堵现场的施工和组织情况,同时还可以对道路运输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车辆故障或运输道路出现卡点,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导,以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此外,在水上交通方面,我们还调用了动力舟桥来运输大型设备,以确保抢险作业能满足现场施工强度的要求。”张利荣表示。(科技日报记者唐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17:57 , Processed in 0.0372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