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回复: 0

死在阵地上,埋在导弹旁,默默无闻的阵地七勇士与“两弹结合”试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中国“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这项任务就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这个地方就是两弹结合试验的发射平台,在1966年10月份的时候,携带了核弹头的东风二号导弹,就是从这里点火升空的。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具备了核打击能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立新:下面还有两个防爆门,都是按照当年原子弹当量破坏安全系数做的。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整个就是钢筋混凝土浇的堡垒,所以一般的导弹在这里爆炸的话,他们的安全是能保证的,但是原子弹的话就不行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地堡里面,这个就是当年两弹结合实验距离最近的一个地下控制室,它离这个点火点只有160米。当年在这个房间里照片上的7位同志坚守在这个地方,在上阵地前他们都留下了遗书,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们还向党组织递交了生死状,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这7个人就是后来载入我国航天史册的阵地七勇士。


七勇士之一的徐虹当年只有22岁,回忆起当年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两弹结合”试验系统控制操作员 徐虹:王世成参谋长下达一分钟准备口令,接着颜振清中队长下达了“准发射”,这个时候控制台上进行了倒计时,所有的白灯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显示。




“两弹结合”试验系统控制操作员 徐虹:升天以后,我们通过潜望镜看见了,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喜讯传来,敖包山一片欢腾。我们地下室的同志也感到无比欣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再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小房间,这个面积大概是9平方,它的直径3米多,和咱们现在的长二F火箭的(芯级)直径差不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墙上还有当年的一些标语,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房间,却成为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从起步走向辉煌的最近的见证者。




“我愿以身许国,何妨埋名半生。”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之后,包括徐虹在内的所有当年的参试人员依然保守着这个秘密,隐姓埋名40年,直到2006年解密之后,人们才知道,身边的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竟然有着这样一段经历。




“两弹结合”试验系统控制操作员 徐虹:自己感到能够参加这一项惊天动地的、震惊世界的大事,感觉到非常值得,也非常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2 04:30 , Processed in 0.0345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