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回复: 0

黑龙江省龙粳系列新品种荣膺国家“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从2018、2019年公开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十大引领性技术以及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一、二等奖的成果中,遴选出10项“十三五”期间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予以发布。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简称龙粳系列新品种)位列其中。




龙粳系列新品种开创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该系列中的“龙粳31”“龙粳25”“龙粳21”和“龙粳39”,解决了寒地早粳稻品种难创高产和稳产的问题,2010年起陆续成为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1.46亿亩。其中,“龙粳31”连续5年为我国第一大水稻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1692.34万亩,创我国粳稻年种植面积的历史纪录,是2001年以后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水稻品种,到2019年累计推广9665.95万亩,取代了在寒地早粳稻区占主导地位10年之久的日本品种“空育131”。




龙粳系列新品种研究中创制的“龙花961513”“龙花97058”“龙花95361”等一批具有籼稻或地理远缘血缘的关键优异种质,解决了寒地早粳稻优异种质材料匮乏的难题,奠定了选育这些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该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寒地早粳稻早期繁茂多抗新株型”理论,创新了“双态双层”花药培养、“三增一减”产量选择、“二圃合一”抗逆鉴定等技术,创建完善了具有独特性的寒地早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不完善问题,为寒地早粳稻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2 08:11 , Processed in 0.0347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