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回复: 0

数据说话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绩抢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交出了抢眼的成绩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


“报告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城市创新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新能力前五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和武汉。


据介绍,2020年是该系列报告的第二次公开发布。报告构建了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五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其中,创新治理力和创新驱动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性要求,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分别体现不同创新能级城市的主体创新功能,引导城市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


摆脱投资依赖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自2008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先后支持78个城市(区)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报告显示,38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厦门、无锡、宁波等城市低于60%,意味着这些城市已摆脱投资依赖,走上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次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成都、青岛、厦门、无锡、合肥、济南和宁波。


这些城市创新能力领跑自有道理。比如,西安、深圳等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3%(全国平均水平为2.19%);深圳、合肥、苏州等地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超过6%(全国平均水平是2.77%)……


“在投资驱动时代,北方享受了较好的政策和资源红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赵志耘解释说,而在消费和创新驱动时代,更加市场化的南方,成为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地,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发挥创新比较优势


创新型城市有“个性”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点在报告中得到充分验证。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越强,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超出具有同等创新能力的其他城市。


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则是人才。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排名靠前的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在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


报告指出,各城市根据自身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格局。


赵志耘介绍,在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分类评价时,报告依据主体创新功能(创新能级)的不同,将72个创新型城市划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区三大类。


——以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为代表的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这类城市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如广州、南京等城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超过10%,是全国平均水平(5.5%)的2倍多。


——以苏州、无锡、常州、大连、宁波为代表的25个创新增长极城市。这类城市拥有一定的科教资源,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比如,大连和无锡等城市规上工业企业R&D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1.8%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1.27%)的1.4倍。


——以佛山、嘉兴、泰州、石家庄、连云港为代表的32个创新集聚区城市。这类城市科教资源较匮乏,目前城市创新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科技日报记者刘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2 10:04 , Processed in 0.0351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