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回复: 0

创新之光照亮可持续之路——科学技术创新论坛聚焦新兴技术与国际合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眼工业化的历史长河,很难把交通运输与可持续直接联系;但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智能铁路、自动驾驶、“无纸化”出行等创新场景不断涌现——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交通领域已变得举足轻重。


10月15日16时,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举行科学技术创新论坛。作为该届大会首个专题论坛,科技创新对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1小时的议程中,政策制定者、科学和工程界、企业及民间和社会组织代表热切讨论,以新兴交通运输技术发展为焦点,从科技创新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 提振可持续发展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接近两年,交通行业首当其冲,全球供应链面临着巨大挑战,不同地区的技术鸿沟和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开幕词暖场不过几句话,论坛联合主席、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助理秘书长斯帕托利萨诺首先表达了担忧,但她随即表示,疫情之下出现了很多颠覆性的交通运输服务,反而也促使了进一步创新,极大展示了科学技术对于交通发展的重要性。


这也是与会嘉宾的共识:可持续的交通,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来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的交通。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一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论坛联合主席、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表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推动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将交通打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创新,排在中国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创新”一词,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文本中出现了27次,是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所在。




“穿梭宝新设计出一种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地下交通工具,并且完全由纯电驱动。”加拿大创业公司穿梭宝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瑞安·詹曾分享了最新项目,这种交通方式专为城市间的运输设计,目前正在美国、欧洲等地寻求立法批准。


当然,创新不仅是颠覆想象力,更在于源源不断提供满足时代需求的前沿技术。


美国郎泽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碳捕获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其首席执行官珍妮弗·霍姆格伦介绍,他们可以在碳排放密集的地点对碳进行捕获封存,进而把碳转化成甲烷,并在其他行业应用。“二氧化碳最终转化成为能源,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它确实实现了。”她说。


绿色转型 共赴碳中和之约


交通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是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交通发展的必选项。


“零碳经济的出现,让我们能很快实现这一转型。”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可持续教授彼得·纽曼,表达了对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浓厚兴趣。他认为,投资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动出行方面的改革,将能够催生指数级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形式。


“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单单是交通行业,更涉及所有人类活动。”欧盟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组副主席内博伊沙·纳基斯诺维奇认为,交通数字化和零排放能源的应用等减排方式,正在全球循环经济转型中承担重要角色。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顾问中村道治同样推崇氢能等新能源产业。他表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氢能汽车,在交通行业积极进行脱碳化,“化石燃料占到了10%左右的排放,交通行业有着巨大的脱碳潜力和发展空间。”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中国还将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装备,加大新一代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创新,积极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应用。


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港珠澳大桥建设始终贯彻绿色理念,其筑造技术减少了近千万立方米的海上挖泥量,缩短了近3年的海上作业时间,保护了中华白海豚等濒危物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仅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还是全国首个完全由清洁能源供电的绿电低碳国际机场。


通力协作 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进一步推进可持续交通议程,我们要超越惯常做法,所有利益相关方要通力协作,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科学研究和高校教育经历的中国科学家,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认为,需要全球合作并提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技术本身是无法实现可持续交通的,还需要管理、治理、政策法规以及公众各界的参与。”


彼得·纽曼也认为,创新往往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的。澳大利亚正在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等领域同中国开展合作,“我们也要在智慧系统中整合优化更多创新技术,为推进2030年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副总经理孙子宇介绍,目前,中交集团全力在国际标准制定及应用、智慧港口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贡献“中交智慧”。他表示:“愿与各国政府、企业、高校、智库深化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推动交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是关键。王志清建议,以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技术升级为抓手,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系统韧性;以智慧交通建设为依托,持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推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展;以绿色智能技术发展为目标,构筑新型交通生态系统,拓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空间。


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与会各方一致希望,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书写以“联通、畅通、沟通”为主题的可持续交通新篇章,迎来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记者张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01:39 , Processed in 0.0337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