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班报到!愿以初心陪伴祖国航天事业发展
“她在水球的倒影
不仅帮助我更快速地理解了知识点
也同样多次出现在我的试卷中
未来
我将努力以载人航天的标准
守护每一架航班
用自己的高标准
守护每一名乘客平安起降”
一名航天爱好者
对太空授课的告白
八年前,作为航天爱好者的我迎来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彼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处于第二步的第二阶段,神舟十号任务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应用性任务,要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太空授课。我清楚记得,那天是一个工作日,五年级的我对学校是否会组织观看太空授课有着小小的担忧,生怕错过这场宝贵的课堂直播。这一点忧虑在当天早上的全校广播中伴随着全校的沸腾而烟消云散——“请所有班级调试好设备,全校从第三节课开始全体收看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开始,当航天员王亚平用“一指禅”将原地打坐的聂海胜“顶”向远端时,校园里响起如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我与同桌对那四十八分钟的太空授课内容进行过热烈讨论。尽管这堂课的知识面从小学覆盖到高中,面对未知,我们的好奇心促使着我们不断向老师提问,王亚平在授课中的提问激发了所有人强烈的求知欲,全班同学都与老师们积极互动。
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在课本中多次接触到太空授课涉及的知识点。当学到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时,我再次回看了王亚平老师关于透镜的讲解,她在水球的倒影不仅帮助我更快速地理解了知识点,也同样多次出现在我的试卷中。当高中讲到牛顿第二定律时,我又立马想起了聂海胜在天宫一号测量自身质量的场景,也让当年看不到F=ma这个公式的我在一瞬之间懂得了该如何使用它。在天宫课堂过去的八年中,我多次对当时的内容进行回溯。可以说,那四十八分钟对当时年幼的我而言,影响远不止短短一节课的时间。
八年过去了,当时的小学生今天已经成长为一名即将投身祖国民航事业的大二学生。虽然没有进入航天系统,但在“航天”二字的耳濡目染下,我已将航天精神融入到我的职业精神中。同时,我与朋友们一起经营的航天自媒体账号也初具规模,我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航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未来,我将努力以载人航天的标准守护每一架航班,用自己的高标准守护每一名乘客平安起降。
如今,“天宫第二课”即将开讲,相信除了像我一样的老朋友会持续关注外,千万孩子也对即将到来的这一课充满期待!太空授课也将在他们心中播撒下航天的种子,未来的中国航天也一定会有他们的身影。预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接下来的任务一切顺利,我会继续怀着当年的初心陪伴着祖国航天的发展,见证并记录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杨靖宸
页:
[1]